•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揭秘戊戌变法仍有巨大谜团:张之洞与康有为何决裂

    戊戌变法仍有巨大谜团

    读+:对戊戌变法的研究很多,你此前也写过这方面著作,为什么再次聚焦戊戌变法?

    茅海建:对于戊戌变法,我们也许该追问的是,我们已知的史实有多少是靠得住的,双方当事人对于“改革”的态度有多少交集,那些“改良”的标签有多少是值得推敲的。把史实弄清楚是当务之急。

    我们研究历史,是希望找到问题出在哪。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我认为在于找到失败的教训。

    对于历史不能简单化,不能史实一抹黑、史观粗暴化。一个民族对历史的自我批判,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

    读+:为什么想到从张之洞档案入手?

    茅海建:我研究戊戌变法多年,上穷碧落下黄泉,可以说四处奔突。现在我重点研究张之洞的档案,就是希望从这个“兼具两面性”的代表人物身上,找到对于复杂历史谜团有所帮助的解答。我在那些档案材料中穿行,经常能够体悟百年前人们的喜怒忧乐,长处短处。

    读+:你治戊戌变法史,觉得哪些史实搞清楚了,哪些还有很大疑问?

    茅海建:首先,我认为戊戌政变是一个动态而非预谋的过程,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政治权力关系经历了紧张、对立、决裂,最后发展到慈禧企图废帝。其中若要明确一个具体的时间,仍是八月初六日。

    其次,我认为政变初起于七月十九日光绪帝未依当时的政治游戏规则,即未先请示慈禧太后,而是独立地决定罢免礼部六堂官。

    我们还注意到,光绪帝召见和提升袁世凯,似未引起后党激烈反应。戊戌政变并不是因为袁世凯告密而引发,但袁世凯告密的消息传到北京,大大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

    我这些观点,都是前辈已经作过的结论。我的贡献在于从细部上清晰了戊戌政变的整个过程,做了一些确认、补证和修正。

    我要强调的是,慈禧太后为什么在八月初五决定将回颐和园的日期推迟到初十日、为什么初六日亲政,这其中还缺少扎实的证据链,很多专家考证在我看来还站不住脚。对于我来说,这些依然像谜一样缠绕着我的心。这个谜底很可能藏在两位身居要职、知悉内情且有写日记习惯的大臣的日记里,他们一位是张荫桓,一位是王文韶。他们的日记迄今都还没被发现。

    张之洞曾以最高礼待梁启超

    读+:张之洞与康有为,为什么从交谊竟至决裂?

    茅海建:以前的历史观念,在谈到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时,往往把责任归咎在改良上,认为改良太过温和。戊戌变法真相却恰恰相反。政变之所以在变法短短103天后爆发,问题就在于康、梁、谭等人太过激进,甚至是冒进。康有为等人明知光绪权力有限,急忙忙在权力中心安插自己人,排挤异己,刺激慈禧。

    戊戌变法是在慈禧太后全程监控下进行的,没有她的支持,新法一天也推行不了。政变发生后,康有为在境外接受记者采访,出示经他篡改的光绪“密诏”,将帝后矛盾公之于众。这种做法陷光绪于危险境地。

    不仅仅是极端保守派,很多主张改革的人都对康有为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抵制。张之洞只是其中一个。

    读+:张之洞对康有为和梁启超二人的看法有区别吗?

    茅海建:有很大区别。梁启超第一次去武昌拜访张之洞,还只有24岁。那天张恰好娶侄媳妇,贺客盈门。张撇开宾客,专门与梁相见,拉了最亲的亲信陪同,宴至二更,许以优厚职务和年薪。我看了那么多“张之洞档案”,感觉这是他待人的最高优礼。但是梁启超仍以要办《时务报》辞之。张之洞不以为忤,一遇到机会,还提醒别人要对梁优礼有加。

    后来张之洞越来越反感康有为的思想,对梁启超遵奉其师的做法不以为然,但仍有意做梁的工作,等待他改变态度。

    最重要的思想家,最具远见的政治家。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罗刹海市15《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6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7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