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林语堂故居

    林语堂故居

    到台北,有一个地方是非去不可的,那就是阳明山林语堂故居。

    1966年,在美国居住了30年的林语堂准备回台湾居住,蒋介石给他安排了一块地,然后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而建,这也是他第一次接受蒋介石政府的礼物。整片地660平方米,室内约290平方米。具体施工则是由台北 国父纪念馆 的设计者、著名建筑师王大闳负责完成。除了这里的地貌和景色跟林语堂故乡福建龙溪很像,能听到亲切的闽南话外,其中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林语堂先生作为 生活家 的美学趣味和人生态度,尽管先生离开人世已经有30多年,但是站在这座建筑中,我仍然能够真切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味道,一种只属于林语堂的味道。

    王金跃

    中西合璧的庭院

    我们是早上十点多到的林语堂故居,它坐落在阳明山的山腰,故居的门口就是仰德大道二段。边上专门有一站公共汽车站:永福。

    站台旁的铁栏杆上爬满了绿色植物,开着白色的小花。从围栏往里望,只能看到院里高耸的大树和隐约中的白色围墙。但若是站在大门口往里瞧,就能看到院里的几棵古树和白色的粉墙,镶嵌其中的深紫色的窗棂,上边的两只窗角是圆的。尤其是蓝色的琉璃瓦,非常醒目,很少能在别的地方看到,显示出房子主人独有的审美趣味。

    对于这样的设计,林语堂先生其实早在写于1933年的《吾国吾民》一书中就有描写:没有一所中国的大住宅的建筑样式容许外边人从大门看出屋前绵长的车道,因为这样将违反掩隐的原则。对准大门,吾们或许看见一方小的庭院,或许是一座假山,一些不使人想起其内部庞大的地位,把一个人逐步地引导至更新颖更宏丽的景色,不断地现出新奇而别出心裁的意匠 倘一览而尽全景,便没有含蓄供人想象。

    由此不难看出,门前的这条长长的车道一定是后来才建的,因为这不符合先生的审美趣味,但从外往里看,一切都是先生的刻意为之。即便是深蓝色的窗棂和紫色屋顶的挑选,也早在几十年前的文章中有具体的交代:

    他认为,最优良的建筑应该是这样的:让吾们居住在里面,不会感觉到这一个处所天然景象消灭而人工技巧发端。为了这个缘故,色彩的应用至关重要,中国庙宇的赤圬墙壁很和谐地与青山紫气相糅合而它的屋面涂上绿色的釉彩,或是深蓝的,或是紫的,或是金黄的,与深秋的红叶,明朗的晴空想融合,给我们一个和谐的整景。吾们立于遥远的处所而眺望之,不禁击节叹曰:美哉!

    整个白色的建筑体是以中国四合院为架构的,但是却糅合了西班牙式的设计取向。从西式的拱门走进,穿过短短的回廊,就可以看到透天的中庭,廊柱是白色的,上部分被设计成螺旋状。最有特点的是中庭的其中一角,有一个小小的水池,一座小巧的假山上种着翠竹、枫香、苍蕨、藤萝等植物,有几条花色鲤鱼在其中游弋。据说先生在时,常常喜欢坐在池边的大理石椅子上,仰观空中云卷云舒,俯察池中游鱼嬉戏,自有 持杆观鱼 之乐也!

    书房与卧室

    水池的边上,就是先生的书房了,对于一名文人来说,书房的意义自然非同小可。对于理想中的书房,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一书中是有具体的描写:许多文人的书斋,面前总有一个清雅的小院子,它充满着幽静的气氛。在这个小院子的中央,矗立着一两块嶙峋有致的假山石,满布着波浪形的纹理;或则几块古怪的木根,形如山石,叫做木假山,旁边挤生着一簇细竹

    一切都跟设想的一样,先生的书桌不大,透过书桌前面的两扇窗户,不但能看到嶙峋有致的石头,最惊喜的却是一棵高大的栀子花树,根须盘根错节,裸露在地面上,像一只巨大的章鱼,紧紧地吸附着地面。此等罕见植物,又岂是小里小气的盆景所能比拟。可以想象,当初为了能够将这棵栀子花树收入眼中,先生想必是忍痛割爱了那些可以眺望远山的窗户吧!

    书房不大,黑色的沙发,黄黑色木地板,温暖的台灯。导游小姐说,里面摆放的都是原件,可以拍照,但是不能开闪光灯,因为闪光会破坏文物。书桌上摆放着一台 明快打字机 ,这是在1947年时,林语堂以他发明的 上下形检字法 设计键盘字码,花费12万美元请工程师制造出来。可惜当时因中国遭逢内乱,厂商不愿生产,林语堂也因此濒临破产。后来, 明快打字机 的键盘曾授权使用于IBM的中译英机器。林语堂过世后,台湾神通中文计算机以 上下形检字法 发明 简易输入法 ,成为现代人常用的计算机中文输入法。

    就是这间书房,让林语堂活跃在文字世界中怡然自得。除了 上下形检字法 外,他还改良了 国语罗马字拼音法 ,历时5年,在1972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了《林语堂当代汉英辞典》,林语堂更视此为一生写作生涯的登峰之作。现在,在故居展览室里,还可看见《林语堂当代汉英辞典》的全部手稿。

    他说,读书的目的有二, 面目可爱 和 语言有味 而已。 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就时间、空间而言,简直就是被监禁于周遭的环境中。他的生活完全公式化,只看到他生活环境中发生的事情,他无法逃脱这个监狱。但当他拿起了一本书,他立刻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当然,他读书不只是在书桌前,隔壁的卧室也是他的另一间书房,奇怪的是,卧室中摆放却是一张单人床,导游小姐解释说,那是因为先生怕影响妻子廖翠凤的睡眠,两人大部分都是分房睡的。但是林语堂却非常爱他的妻子,所以在书桌上摆放着妻子的照片。

    小小的卧室中,最显眼的莫过于一件穿在模型上的灰色长衫了,光影流转,透过墙壁上的一面镜子,似乎能折射出房子的主人不久前还是卷起腿,卧在床上看书, 用软绵绵的大枕头垫高,使身体与床铺成三十度角,而把一手或两手放在头后。 这是林语堂认为的 人生最大乐趣 的读书法,也是他提倡的 躺在床上的艺术。

    客厅 有不为斋

    走过卧室,就是客厅和餐厅。先生将此取名为 有不为斋 ,取意 有所为,有所不为 。里面摆放着旧式的茶几、沙发、餐桌和餐椅。其中一套他自己发明的椭圆形的餐桌可以伸展开来,每只餐椅的靠背上都刻有一个小篆的 凤 字,象征着先生与妻子的伉俪情深。墙上挂着多幅字画,除了先生自己书写的 有不为斋 四个字,还有蒋介石在他八十岁的时候写给他的 寿 字,宋美龄画的兰花也挂在上面。此外,先生自己画的一幅《骏马图》也在列,看得出来,先生平常肯定很少画画,这幅模仿徐悲鸿那幅最著名的《骏马图》作品还显得有些稚拙,他也在落款时特意提到 试笔 ,想必是偶一为之。

    展柜中收集有不少先生生前抽过的烟斗,他曾说: 我所有的文章都是尼古丁构成的,我还知道书上哪一页的尼古丁最浓。

    有不为斋 的外面有一个阳台,是林语堂休息发呆的地方, 黄昏时候,工作完,饭罢,既吃西瓜,一人坐在阳台上独自乘凉,口衔烟斗,若吃烟,若不吃烟。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胧里,下面天母(台北市北投区天母)灯光闪烁,清风徐来,若有所思,若无所思。不亦快哉!

    然而,生活不能像景色一样永远不变,林语堂在阳明山上居住的第六个年头,有一天突然传来在故宫博物院任职,曾经是院长英文秘书的大女儿林如斯自缢身亡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老两口哀伤得哭倒在另两个女儿身上

    也许是因为太喜欢这里的景色,1976年3月26日他去世后,很快就葬在了 有不为斋 下面的后园中,墓碑由国学大师钱穆题写,这个园以前是他种菜种花养鸡的地方,现在种着各种植物,其中一棵高大的 肯氏南洋杉 非常抢眼,树干笔直,针状杉叶如一个男人的络腮胡子般散开,遒劲挺拔,不屈不挠!

    最近几年,对于名人故居的开发可谓是方兴未艾。但是绝大部分的故居都只是一个炒作的噱头,提示着这里曾经出过一个名人而已,更有甚者,干脆重建一个所谓的名人故居,以此吸引游人的目光。

    但台北的林语堂故居不是,他不但是林语堂先生人生最后十年生活的地方,而且这个故居的建筑完全体现了他本人的审美趣味和美学追求。林语堂先生一生中写了很多 生活的艺术 的文章,以此来倡导一种闲适实在的生活,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目睹先生真实的生活过程。现在有了这一所建筑,有了实实在在的书房,栀子花树,南洋杉和他的墓碑,我们仿佛看到了视人生如 一出滑稽剧,有时还是做一个旁观者,静观而微笑,胜如自身参与一分子 的林语堂,在过着很悠闲的生活, 轩窗启敞,听金蝉曼唱,微风落叶,爱篱菊之清芳,赏秋月之高朗。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