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民国风云人物大全

    民国风云人物大全

    张作霖

    张作霖,作为民国时期唾弃的三大军阀之一,有人说,他出卖东北,穷兵黩武,反对革命,也有人说他是一个爱国的政治家。但是,在一段黑暗混乱的北洋时期,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大大小小的军阀合纵连横,而张作霖,一个问世于那个时代的穷小子,不仅仅生存了下来,而且生存得风生水起,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无论世人对他怎么样的评价,在我看来,我就是一个铁骨铮铮的草莽英雄,一个曾经称霸一方的东北王。

    为什么我会这么认为呢?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人物呢?

    同大多数近代历史人物相异,张作霖确实可以说是一个完完全全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民的孩子,更确切的说,张大帅的童年可以说是十分的悲惨,早在他十几岁时,爹被仇家打死,家被洪水冲毁,娘不得不带着他哥儿几个改嫁外乡的一个兽医。这兽医可以说是待张不错,教会了他如何医马,相马,骟马等等事情,张因此结识了一些前来医马的土匪,再后来,当了大清国的兵勇,在日俄战争期间,替两个在中国东北土地上作战的外国军队当过双重间谍,结婚后的张作霖因为自己的家境过于贫寒,因而倒插门到自己的岳父家,可是由于和 胡子 的交往过密,因而也就受到了乡里乡亲的一些指责,更有一位当地的李老恒的乡绅,因为害怕自己的财产被与张作霖接触亲近的土匪 惦记 ,所以便将张作霖告上当地的衙门,也正因为此,张作霖被抓捕入狱,不过由于并没有充足的证据来支持,对大帅的控告并没有成功,出狱后的大帅便真正的成为了一个胡子,这就是张作霖,一个出身于贫寒农民家庭的生活困苦迫于生活压力的苦孩子。

    一个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张作霖,一个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苦孩子,那他到底是如何爬上奉系军阀这一显赫地位的呢?这真的不得不令人产生疑问,正如当年的刘邦,本为一介亭长,可是身边总能聚集一群能为其卖命的哥们,起家于草莽的张作霖也有与当年刘邦一样的本领,后来越干越大,成了头目,但又不甘为匪,便设计劫了东三省最高官员盛京将军的小妾,请其为桥,主动接受了政府的招安,摇身成为官军里的中级军官!由于曾经作为土匪头子,所以张作霖本人十分的机敏且善于长远计谋,清朝覆亡前他已经是堂堂的 关外练兵大臣 。武昌首义后,张作霖本是驻扎在远离省城的洮南府里的奉天前路巡防营统领,闻省城有革命党人行动后,星夜率部赶至奉天城弹压,并因此而立足省城,成了拥兵自重的关外军阀。不过,这也使得张作霖坐稳了自己的位置。

    说起张作霖手腕耍的了得,其治家也非常严谨。给家里人定下规矩不少,家风好。他的小舅子在他身边当警卫,仗着大帅的名,在外面胡作非为,晚上闲来无事,居然拿路灯当靶子,把路灯全部打碎,市政建设的人知道这事很气愤,但是敢怒不敢言。张作霖听说这件事愤恨地说: 把他给我毙了。 手下顾及到张作霖的颜面说尽好话,要求从轻发落。当晚张作霖亲自执法。家人很不理解,几个灯泡碎了就换新的,怎么把人给枪毙了。张作霖说: 你们在家犯错,丢的是我张作霖的脸,但是在外面搞破坏,坏的是奉天城的风气。 以后大帅府里的人更加慎言慎行,没有人乖张闹事。奉天城的百姓知道了这件事,对张作霖更加尊敬。都说张大帅办事有自己的规矩,谁都不能违背。对待自己的远亲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子,张作霖可以说是更加的严厉,确切的说,应该是 严苛 ,张学良是第三旅的旅长,第三旅是独立旅,是张作霖的王牌军。张作霖身着便服在城里转悠,突然听见几个百姓,叹气说第三旅的人横行霸道,巧取豪夺。张作霖听到这里已经火冒三丈,回家见到张学良更是怒不可遏,破口就骂,骂了足有半个小时,张学良低着头不敢说话,大厅里掉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最后,张作霖让张学良关禁闭三天,不许有人探望,按照规定办事,谁也不许说情,否则一起处罚。事情一传出去,整个军队都震撼了,一想到连少帅触法都躲不过严惩,谁都不敢再为非作歹了。

    虽然自己是个出身贫寒的农村娃,可是张大帅在教育上的投资确实一点都不含糊,这一点可以从东北大学的建立来看。1916年,张作霖出任奉天省长。上任伊始,即在一份教育条陈上批示: 学务为造就人才之所,振兴国家之基,关系最重,而奉天又处特别地位,若不从整顿教育入手,更无以希望。 1922年春,张作霖命奉天省长兼财政厅长王永江筹办东北大学。原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改办为东北大学理工科,原文学专门学校改办为东北大学文法科。经费由奉、黑两省分担,校址暂设沈阳高师旧址内,校长由王永江兼任,学生480余人。文法科设中国文学系、英文学系、俄文学系、法律学系、政治学系;理工科设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土木工学系,机械学系。该校经费充裕,教职人员待遇优厚,超过国内各公立私立大学。东北大学筹委会成立,次年4月19日,颁发 东北大学之印 ,4月26日,东北大学宣告成立,王永江为首任校长。1923年10月24日,公立东北大学正式开学。笔者曾经从《中外大学史》选修课老师的口中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当年的北京大学月薪为100多块大洋,即便这样,也经常由于经费问题不能保证每月都可以给教授发工资,可是同时期的东北大学,不仅是月薪高达300块大洋以上而且是月月供给,从无拖欠,可见长大帅对于教育事业之重视程度,其实张大帅早在1916年 10月28 日,训令各道尹重申省令,严责各县知事增加教育经费,要求各县每年的教育经费务占全县岁出总数的40%,并将此标准作为考成各县知事政绩的内容之一。1918年12月,他再次重申学款应占岁出40%的标准,并严订办法,如 今后各县知事仍不实行办理,即以废弛学务论,照地方兴学考成条例予以相当之处罚 。由此更可看出张作霖对于教育产业的非同一般的重视程度。

    张作霖就任之初,东北三省的金融、财政状况十分危险。 金融日紧益觉难支,外款输入百计压迫 。而一些奸商乘机渔利,更加重了金融市场的混乱。 1917年,奉天省积欠内外债达1200余万元。以张作霖为首的奉天当局,首先是从整顿金融财政入手。在整顿金融财政过程中,除实行 改行大洋 、 币制统一 等措施外,也采取了非经济手段的措施。经过苦心经营,东三省财政状况逐渐好转。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以奉天省最为突出,王永江实行 节约除弊,岁入渐由三千万元增至五千万元 。奉天省在1918-1921年间,出现了 人民生活比较充裕 , 经济比较稳定 的局面。财政有了盈余后,钱往何处用?在奉天省内部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派主张 利用此充足之财政 ,集中精力, 振兴实业,发展教育,澄清吏治,扩大交通,鼓励屯垦, 以 固根本而图发展 。另一派则主张扩充军备,向关内扩张势力。这两种不同主张在1920年前还没有公开正面冲突,对经济发展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这个时期,张作霖也曾说过: 凡国家若想富强,哪有不注重教育与实业,而能成功的呢! 1924年1月,张又召集东三省军政官员讨论经济发展计划,决定三省联合集资2000万元,一年内,开办10个官办工厂,20个采矿业。同时期又成立了东三省交通委员会,负责统一建设和管理东北铁路。铁路交通和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对内的商业往来和对外贸易。以对外贸易为例,其指数如1918年为100,1923年增到236,1928年又增到440。从1903年到1930年的28年中,中国其他地区对外贸易额仅增3倍多,而东北则增加30倍。若以人均贸易额对比,东北是中国其他地区的3倍。在张作霖和张学良统治的1921年至1931年,东北自建的锦朝、打通、开丰 等10条铁路,营业里程共计1521.7公里,占1931年东北铁路营业里程的25%,占全中国铁路总长度的10%以上。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纵观张作霖的一生,虽然起于草莽,然而,他却具有非凡的才能,既能周转与 两大红白帝国 (孙中山语,即日、俄两国)之间,且保证自身的力量不受到损害,反而借助两大力量壮大了自身的实力,即便是在日俄战争之后,处在日本时时刻刻威胁下的大帅,亦能利用对方集团内部的竞争与相互倾轧来实现自己的个人目的,而且,张作霖可谓是治家严谨,实现了东三省内部的长期的稳定,可是由于张作霖的独裁统治,却又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北地区民主的发展。总而言之,引用张学良对于他父亲的一句评价:父亲 有宏才、度量大,但没有大略 ,而蒋介石 有大略,无宏才 ,如果他们两人合作, 不仅可以征服中国,还可以征服世界 。张学良还认为,父亲非常爱护老百姓,东北人拥戴张氏父子是因为他们 没有刮地皮 。实际上父亲是爱国的,他只是表面上应付日本人,并不真正答应他们的要求。日本人感觉上了张作霖的当,后来便下手害死了他。

    斯人已逝,张作霖作为近代历史上少有的草莽枭雄虽然充满了争议,然而在民对民族大义等严肃话题时我们发现,他不仅仅是一个小个子的硬汉,更是民族利益的保护者!

    阎锡山

    从清朝末年到解放前夕,各路军阀、政客在中国大地上 你方唱罢我登潮。在众多短命军阀中,就有这么一位实力派,执掌山西38年,始终屹立不倒,他就是阎锡山。

    出身贫寒,少年老成

    据说,阎家祖上在明末清初定居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今山西定襄县河边镇)。阎家人几代在这里种地、打工,日日不得闲,却难以摆脱贫穷的命运,甚至连各代人的姓名都没有留下来。一直到阎锡山发迹后,他父亲阎书堂才从五台山请来一位举人,摇头晃脑,给阎家修了族谱。

    在新续写的阎家族谱中,第一代:阎存诚。第二、第三代:名不详。第四代:阎合义。第五代:阎锦绣、阎锦芳、阎锦美三兄弟。第六代:阎锦绣这一支为阎安泰、阎兴泰。第七代:阎兴泰这一支为阎腾云、阎青云。第八代:阎青云这一支为阎书堂、阎书典。阎锡山是第九代。

    阎家从第六代阎兴泰开始兴旺。阎兴泰十分聪明,上过私塾,18岁到了山阴县广武镇,进了家粮店。因为勤快和通文识字,他只用了4个月就参与了文案事务,后来又提升为掌柜。38岁时,阎兴泰病重回到河边村,41岁病逝。到阎锡山祖父阎青云,阎家已有土地五六十亩,一头骡子,与人伙用一家佃户种地,还兼做小买卖和放高利贷。第八代阎书堂(阎锡山之父)也很聪明,喜欢算命,善观时变,还在县城开了家 吉庆长 钱庄。

    1883年10月8日,阎书堂长子阎锡山出生,取名 万喜 。万喜5岁时,生母病逝,继母进门后,就把他送到外婆家寄养。万喜9岁进学堂,可他就喜欢做生意,不爱读书,16岁决定投笔从商,到父亲的钱庄当学徒。

    万喜学生意,干得津津有味,可惜好景不长,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老阎家的钱庄垮了。阎书堂带儿子逃到太原躲债。1902年,山西武备学堂招生,万喜跟父亲一合计,决定弃商从军。阎书堂找算命先生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说万喜五行缺金,就改名 锡山 有了 锡山 ,万喜再也不担心缺金了。

    1904年,阎锡山到日本留学,进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学习。他接受了革命思想,1905年10月加入同盟会。那时候,他就显示出老于世故的一面。1909年,阎锡山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很快当上山西新军的标统(相当于上校团长)。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 事到危难宜放胆,人非知己莫谈心。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0月28日,阎锡山发动太原起义,杀死山西巡抚陆钟琦,成立了山西军政府,自己当了都督。阎锡山的同学程潜说,阎 在日本留学时成绩平常,土气十足,谁知回国后,瞬间驰名全国,是日本留学生回国后在政坛上表现最为辉煌的人物 。

    气死袁世凯,耍弄蒋介石

    阎锡山识时务,也擅长耍手段,连一代枭雄袁世凯也被他耍得团团转。

    1912年,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对手握重兵的山西都督阎锡山很不放心,就设了一计,致电阎锡山说: 绥西有个土匪王英,老是没能消灭。请督军您亲自率部队去清剿。 同时,老袁派人赶到石家庄,一旦阎锡山违令,马上发兵直捣太原。阎锡山接到电报后,征求下属意见,大家都说让堂堂督军去剿匪,实在欺人太甚,不应理睬。阎锡山想了半天,判断袁世凯是在找茬儿,如果违命,凶多吉少。他马上回电: 即日率部清剿。 袁世凯收到回电,喜形于色地说: 就算我的亲儿子,也不过就这么听话吧。 袁世凯判断阎锡山懦弱无能,把他视为亲信。

    后来,袁世凯称帝,阎锡山表示坚决拥戴,还送了两万大洋。不过,他一方面对袁世凯惟命是从,另一方面又与南方反袁的革命党人互通声气。等袁世凯大势已去,阎锡山就翻脸了,命令大军向北开进,随后给袁世凯发电报: 我军北驶,已抵保定。 袁世凯接到电报,大吃一惊:阎锡山这不是要杀向北京吗?此时才明白过来的袁世凯,一病不起。所以后来人们说,阎锡山一封电报,气死了袁世凯。

    阎锡山和蒋介石的交往,也耍了很多心眼。1929年,湖南军阀唐生智发动反对蒋介石的战争,派阎锡山的老同学袁士权去拉阎入伙。两人见面一谈,阎锡山一口答应。而此时,蒋介石也派阎的老同学何成浚到山西游说。阎锡山却故意冷淡,言谈间频频表示对蒋介石的不满,以增加谈判筹码。讨价还价后,双方商定,蒋介石把冀察两省和平津两市交给阎锡山,再拨军费300万元。1930年1月3日,阎锡山亲赴郑州,指挥讨伐唐生智。老同学袁士权如梦方醒,此后终生不问政治。而蒋介石听了何成浚汇报的谈判经过后,冷冷地说: 打完唐生智,再打阎锡山!

    1930年4月,以蒋介石为一方,阎锡山和冯玉祥为另一方的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兵败下野。只是后来蒋介石出于稳定山西政局的需要,重新任用了阎锡山。但两人还是貌合神离。传说有一年,蒋介石要到太原视察,阎锡山与幕僚讨论在哪里接待,有人说在运城,阎心想: 运城和 运成 谐音,让你蒋介石 运成 ,我不是要倒霉吗? 他就改在一个叫 介休 的地方接待 让你 介石 在此 休矣 。1934年11月,蒋介石到太原,得知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生病了,蒋介石为了笼络阎锡山,特意去阎家探望阎老太爷。没想到蒋介石这一探望,阎老太爷的病日益沉重,过了一个月就去世了。据说,阎老太爷是怕蒋介石来抓他儿子,被活活吓死了。

    1935年后,红军、蒋介石的中央军和日军都到了山西。阎锡山说: 我要在三个 鸡蛋 (蒋介石、共产党、日本人)上跳舞,踩破哪个都不行。 他盘算:蒋介石是自己的头号政敌,不能让蒋插手山西;日本要灭亡中国,不能不抵抗;中共和红军暂时威胁不了自己,可以利用。因此他产生了 联共抗日 的想法。但阎锡山也说: 我们和共产党合作,等于玩老虎,玩好了它可为我所用,玩不好它会吃掉我们。 到1940年,在日军压力下,阎锡山开始转向 联日反共 。解放战争中,阎锡山反共很是积极。

    蒋介石号召向他学习

    1930年5月19日,阎锡山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时代》周刊称他是一位 和平军阀 。文章夸赞说,这位 长满胸毛的、操着浑厚嗓音的阎元帅 ,为山西带来了繁荣, 在中国,山西人最为富裕 。 他的嗜好不是女人、酒、鸦片,甚至也不是金钱,而是优质的道路、纺织业、军队、警察、牛、马、耕具、家禽、肥料 所有能为他的乡亲直接带来好处的事物。 阎锡山治理山西,确实也有些功劳。他说: 做事是人生的结果。做的事多,就是此生的结果大。做的事少,就是此生的结果校 他在山西搞水利,推广蚕桑,还建起太原兵工厂和山西火药厂,并从1925年开始从法国引进技术,组装飞机。到1930年底,他已经有了20多架飞机。

    阎锡山的精明,连蒋介石都很佩服。蒋介石有一次在国民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说: 过去,我们学苏联、学美国、学德国,都失败了,还不如阎锡山在山西有办法,我们今后要学阎锡山。

    在台湾怀念窑洞

    阎锡山的元配夫人徐竹青,是离他家10里路的五台县大逢村人。这门亲事是阎锡山父亲定下的。徐竹青没读过书,也没生孩子。她跟着阎锡山一起去台湾,88岁高龄时去世。

    阎锡山对阎家亲戚十分照顾。他夫人徐竹青的叔叔徐一清,当了山西财政司司长兼大汉银行经理,掌握山西财权。还有个远亲靠阎锡山进了粮食局。有人说此人什么也不会做。阎哼了一声说: 那他会吃不?会吃就行。

    众人听了目瞪口呆。当时有一句话: 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 这是阎锡山建立家族统治的手法。

    阎锡山还有个偏房徐兰森,山西大同人,为他生了多个孩子。1946年,徐兰森病逝于太原,终年48岁。

    阎锡山的生活中,还有个为他料理生活的 五妹子 阎慧卿。她是阎锡山叔父阎书典的女儿,论辈分是阎锡山的堂妹,但比阎锡山小27岁。阎慧卿善于察言观色,伺候阎锡山很周到,还常常给阎锡山讲些家乡的风土人情。她管着阎锡山的伙食,经常让厨房做些家乡风味。阎锡山睡觉时,她负责掖被、捶背,阎锡山睡着她才熄灯,与侍卫长一起退出卧室。

    五妹子 很得阎锡山的喜爱。但到了1949年3月29日,太原即将解放,阎锡山借口要去南京开会,离开太原。临走时,阎对 五妹子 说,自己很快就会回来, 你就不要去了 。4月24日,解放军攻克太原。 五妹子 给阎锡山发电报: 一别永诀,来生再见。妹发电之日尚在人间,大哥阅电之时已成隔世。 随后,她和山西省代主席梁化之等人在太原绥靖公署钟楼下的居室里服毒自杀。

    阎锡山随蒋介石败退台湾,起先还担任 行政院长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踢开李宗仁,在台北重新当了 总统 。深知蒋介石为人的阎锡山,一看形势不对,主动辞职,临行前还说了一大套: 人不污辱你,你不和人争,不是不争,是无争;人污辱你,你不和人争,才是不争。 随后带着一大批随员,去了台北市郊阳明山边的菁山隐居了。他带了不少黄金到台湾,倒也 不差钱 。他的住所备有长短枪支50多支,屋顶、外墙都留了机枪射击口,窗户内侧还加装了钢板,谁要动他也不容易。

    阎锡山曾想移居美、日,蒋介石不同意。于是,阎锡山在菁山一住就是10年。他怀念故乡山西,将屋子的门窗都砌成窑洞的形状。

    晚年的阎锡山不轻易进城,生活很有规律,早晨7点起床,然后写作。午饭后休息两小时,下午会见客人,或者思考问题,晚上10点准时入睡。

    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病逝,终年77岁。他生前就挑选了墓地,墓前有个巨大的 中 字,象征着其人生哲学 发于仁,归于中 。

    教儿子不要脱离 平民精神

    阎锡山的后代都没有从政。他的五个儿子都是二夫人徐兰森生的,长子阎志恭、三子阎志信都在幼年夭折。次子阎志宽20来岁夭亡,阎志宽的妻子携儿子阎树楹、女儿阎树榕移民美国。阎树楹10多岁夭折,阎树榕后来在纽约柯达公司工作。

    阎锡山的四子阎志敏、五子阎志惠也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前去了美国。临行前,阎锡山说: 我负山西责任时,你祖父说我,要知道你要负这么大的责任,我一定教你背几回炭,掏几回厕所,你才知道生活的困难和工作的艰苦,处理民事才有标准。你们生长在衙门里,不知道生活的困难、工作的艰苦,没碰过钉子,没挨过骂,完全同一般平民的精神环境脱离了,这可以说是你们做事进步上的一大障碍,也是你们前途上的一大损失。 他送给两个儿子16个字: 轻财重义,讷言敏行,俭己厚人,恭己恕人 。

    阎志敏、阎志惠在美国,确实遵从了父亲的教诲,虽然没有了父亲一般的大富大贵,名声显赫,倒也平安一生。阎志敏娶了太原人裴彬为妻,生了个儿子阎大有。大有读书很用功,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阎志惠娶美国女子为妻,生了一个女儿,名莉莉。

    阎氏以军阀起家,戎马一生,历尽风雨而平安无事,其家族后人也保得太平。阎锡山的 人生智慧 ,也确有独到之处。教儿子不要脱离 平民精神

    阎锡山的后代都没有从政。他的五个儿子都是二夫人徐兰森生的,长子阎志恭、三子阎志信都在幼年夭折。次子阎志宽20来岁夭亡,阎志宽的妻子携儿子阎树楹、女儿阎树榕移民美国。阎树楹10多岁夭折,阎树榕后来在纽约柯达公司工作。

    阎锡山的四子阎志敏、五子阎志惠也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前去了美国。临行前,阎锡山说: 我负山西责任时,你祖父说我,要知道你要负这么大的责任,我一定教你背几回炭,掏几回厕所,你才知道生活的困难和工作的艰苦,处理民事才有标准。你们生长在衙门里,不知道生活的困难、工作的艰苦,没碰过钉子,没挨过骂,完全同一般平民的精神环境脱离了,这可以说是你们做事进步上的一大障碍,也是你们前途上的一大损失。 他送给两个儿子16个字: 轻财重义,讷言敏行,俭己厚人,恭己恕人 。

    阎志敏、阎志惠在美国,确实遵从了父亲的教诲,虽然没有了父亲一般的大富大贵,名声显赫,倒也平安一生。阎志敏娶了太原人裴彬为妻,生了个儿子阎大有。大有读书很用功,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阎志惠娶美国女子为妻,生了一个女儿,名莉莉。

    阎氏以军阀起家,戎马一生,历尽风雨而平安无事,其家族后人也保得太平。阎锡山的 人生智慧 ,也确有独到之处。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