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总统府
探秘台湾 中华民国总统府
日据时代遗产,见证台湾百年历史
台湾 中华民国总统府 位于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一段122号,正大门面对凯达格兰大道(原称 介寿路 ,陈水扁当台北市长期间将其改现名, 总统府 原来的名称也是 介寿馆 ,2006年3月24日陈水扁又将其 正名 为 总统府 ),该建筑正面(东向)重庆南路,背面(西向)博爱路,北向为宝庆路,南向为贵阳街。
日 字型布局凸显殖民色彩
现存的 总统府 是殖民地遗物,原为日本驻台湾总督府,是日本在台殖民统治的最高行政机关。
日据时代自1895年4月17日清廷割让台湾给日本,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共历时约50年5个月。台湾历任总督共计19人。第一至第七任(1895 1919)为武官总督;桦山资纪,桂太郎,乃木希典,儿玉源太郎,佐久间左马太,安东贞美,明石元二郎。第八至第十六任(1919 1936)为文官总督∶田健治郎,内田嘉吉,伊泽多喜男,上山满之进,川村竹治,石冢英藏,太田政弘,南弘,中川健藏。第十七至第十九任(1936 1945)为武官总督∶小林跻造,长谷川清,安藤利吉。总督是最高官员,拥有军事指挥权,并集行政,立法,司法叁权于一身。
1895年日军进入台北城后,首任总督桦山资纪将总督府设于旧布政使衙门(今中山纪念堂),并在6月17日举行所谓 始政 典礼。一直到第5任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上任后,才有兴建永久性厅舍的计划。经过审慎规划后, 总督府 于1907年悬赏5万日元公开征图,并限定,供图者必须为日本本土的建筑师。
征图初选阶段,主办方从多位参加竞图的日本建筑师中评选出了第一至第七名,每位均获得了奖金。起初,由日本知名建筑师组成的评审团,有意采用初选首奖得主铃木吉兵卫的作品,不过后来发现,铃木作品中的尖塔、陡屋顶、具两层老虎窗的红砖建筑样式,有抄袭海牙国际法庭的嫌疑,因此决定采用第二名长野宇奔驰的作品,可其设计的建筑样式与当年正在建造中的东京火车站相当接近。到最后的定稿阶段,初选获得第四名的森山松之助,将 总督府 修改成了目前的样式。
1912年6月1日, 总督府 正式开工,1915年6月主体大致完成并举行上梁典礼,到1919年3月竣工,耗时6年9个月,总工程费高达281万日元。 总督府 的建筑物共5层,楼身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混用砖石,外围有红砖与灰泥制成的精致简洁的雕饰,塑造出典雅庄严的气势。
日本殖民当局之所以为这座建筑投入这么大的成本,主要是为了通过它来体现殖民统治者的绝对权威。该建筑的外形呈 日 字形,坐西朝东,面向自称为 太阳国 的日本。台湾建筑师吴光庭曾这样形容这座建筑的外形:左右两侧像垫肩,中央塔楼像高耸的军帽,细部装饰像军帽的帽穗。有如戴起军帽、坚挺垫肩的军人。不过, 这些东洋意味比较含蓄, 不易察觉, 反而处处充满欧洲气息。
据说,这座建筑物内的门把手都比正常的高度矮了一截。一种说法认为,当初之所以有这样的设计,是由于日本人天生矮小,门把手矮方便开门;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日本人见人就弯腰鞠躬,较矮的门把手必须弯腰才能开启,符合日本人的这种礼节和习惯。
老迈的 总统府
从完工到现在,台湾 总统府 已近90岁,由于历史悠久,相关传闻也很多。据说,在日本占领时期,甚至有飞行员在这里拍到了鬼脸的照片,塔楼中的鬼脸,据说跟当时很流行的 翘胡子仁丹 的广告图案很像。
这栋当时全台湾最高建筑物就一直是台湾总督统治台湾的明显雄伟地标。二战末期,美国驻菲律宾航空部队,向当时的台湾 总督府 进行轮番轰炸,相继投下500磅炸弹, 总督府 成了当时台湾单一目标遭攻击次数最多、单位面积中弹量最大的地区。 总督府 面目全非,轰炸引起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在1947年对 总督府 进行了大规模修整,为了庆祝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60岁华诞,将其改名为 介寿馆 。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后,便以此馆为 总统府 。 2006年3月25日,陈水扁将 介寿馆 正名为 总统府 。当年蒋经国上台前,曾对 介寿馆 进行整修,更换了墙砖,重新粉刷了部分墙面。此外,该馆常与蒋介石肖像搭配,成为新台币正反两面之图像。
上世纪90年代后, 总统府 内许多设施严重老化,消防系统多半锈蚀,在几次防火安全检查中,留下了不合格的记录;摇摇欲坠的天花板、惨遭白蚁蛀蚀的门窗、龟裂的墙壁、沉陷的地面等随处可见。由于台 国安会 、 国防部 和 参谋本部 等机构长期在 总统府 内办公,导致空间严重不足。为了容纳多达六七百人的员工,各机构想尽办法在内部建设 违章建筑 ,严重破坏了 总统府 的原貌。
总统府 内有条秘密通道
1988年,台 内政部 认定 总统府 为 国定古迹 ,要求全部拆除其内部的 违章建筑 。从1999年4月开始,台 国防部 、 参谋本部 陆续搬离 总统府 。2001年和2002年,台湾 立法院 通过了近3亿元新台币的预算,用于翻修 总统府 。为了不改变古迹的原貌,整修工程特别费力,有人形容那次整修是 把衣服穿在身上进行大规模修改 。
整修后的 总统府 重新规划了办公区域。一楼布置陈列室、展示室,作为主题展览区域。二楼是 总统府 和 国安会 ,各占一半办公空间。叁楼是 总统府 重要官员的办公地点,包括 总统 、 秘书长 、 资政顾问 等都在这层办公。四楼的变化较小,除了 公共事务室 的办公室略扩展外, 副总统 办公室及 副秘书长 办公室几乎没有任何改动。五楼基本上全由 国安会 使用。
1995年4月,台 立法院 审查 总统府 预算时,建议 总统府 对民众开放, 总统府 随后表示接受。从当年起, 总统府 每年对公众开放两次。此后,开放的次数逐渐增加。2000年 大选 后,民进党当局规定,从2000年10月起, 总统府 每星期开放两天。据统计,从开放参观起到目前,约有100万人次前往 总统府 参观。
为确保安全, 总统府 安装了进口的电子安全设备,拥有近20条德国进口的纯种警犬,附近还设有防空雷达。 总统府 内设有秘密通道,直通台北 荣总 医院,并在那里转往台空军佳山基地。
民众反扁的 大舞台
有意思的是,2000年陈水扁入主 总统府 后,由于经济倒退、政权腐败, 总统府 成了民众反对陈水扁的 大舞台 。民众驱车硬闯 总统府 、在 总统府 门前自焚等报道,不时见诸媒体,成为舆论关注 总统府 的一个 独特视角 。
到 总统府 前反扁的做法从2003年开始 时兴 。当年5月15日晚,一辆来自桃园县、装着满满7桶汽油的货车,冲进位于 总统府 后门的台湾 交通部 ,起火爆炸。驾车实施 自杀式爆炸 的是46岁的司机吴桂庆,他一直对台当局的交通部门不满。当年6月29日,30岁男子黄嘉国,深夜驾驶一辆轿车冲向 总统府 。不过,由于车速不快,加上汽车轮胎被封锁线地面上的 鸡爪钉 刺破,黄嘉国并未冲进 总统府 ,只造成了一场虚惊。后来,台警方说此人有精神病,但遭黄家人否认。
当年八九月份,类似的抗议事件接连上演。8月底,一位出租车司机驾驶装着汽油瓶的车子直冲 总统府 ,后被宪兵拦下。驾车的司机说,他是到 总统府 申冤的, 今天如果见不到我想见的人,我就自焚! 吓得警方赶忙把他拖走。没过两天,家住台北市的一名中年妇女扬言要撞 总统府 ,台警方随即对她紧跟不放。由于无法靠近 总统府 ,这名妇女驾驶一辆轿车在附近绕圈子,后来警方实在受不了,干脆将其拦住,带到警局讯问。此后的几年, 总统府 前的抗议事件从未停止,并在2006年随着陈水扁家族贪腐案的逐渐曝光而达到高潮。
2006年4月,一名吴姓男子在 总统府 前的介寿公园内点火自焚,当地警方将他送往医院急救。经救治,这名男子的命是保住了,但烧伤面积达55%。当地警方在现场发现了一张手稿,内容表达出对岛内时事的不满,特别是对陈水扁家庭炒股案大感不满。
2006年7月27日晚,一名男子骑着摩托车,在凯达格兰大道等待红灯之际,拿着信号枪朝 总统府 连开13枪,然后掉头逃逸。此后,警方抓捕了前 扁迷 男子张汉明。张汉明表示,因不满政府弊案连连,才对空鸣枪泄愤。这一事件被视为台 总统府 有史以来的第一桩枪击事件。
2006年10月, 倒扁 的 红衫军 在 总统府 前聚集成红色的海洋。据说,30多万名民众于10月10日晚包围了 总统府 和陈水扁的玉山官邸, 围城逼扁 。当时,台当局情报部门称,有情报显示,有民众要成立 敢死队 冲击 总统府 。附近的军警高度警备,全员上阵护主。
探秘台湾 中华民国总统府 【组图】
总统府 门口的宪兵
台 总统府 的 御林军
台湾 总统府 有一支 御林军 ,专门负责保护 总统 安全。这支 御林军 源于蒋介石1933年创立的 侍从制度 。根据台湾《总统府组织法》的规定, 总统府 有中将侍卫长1人,少将副侍卫长3人,校级侍卫武官4人,校级侍从官16人,书记官2人,事务官4人 共计侍从115人。每隔一到两年,台情报局就从叁军中挑选身体健康、社会关系简单、20多岁的士兵,集中到陆军军官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然后补充进 总统 卫队,期间淘汰率很高。
探秘台湾 中华民国总统府 【组图】
总统府 的主人
除了上述的1945年中到1948年底的修复期间之外,不管是名称是总督府,还是总统府,自1919年落成以来,现为 总统府 的这栋建筑都一直是台湾的最高权力中心。以下,是总统府的 历届主人 :
第7任台湾总督明石元二郎
第8任总督田健治郎
第9任总督内田嘉吉
第10任总督伊泽多喜男
第11任总督上山满之进
第12任总督川村竹治
第13任总督石冢英藏
第14任总督太田政弘
第15任总督南弘
第16任总督中川健藏
第17任总督小林跻造
第18任总督长谷川清
第19任总督安藤利吉
因美军轰炸导致毁损,安藤利吉迁至 台北市市役所 办公。战后,因总统府尚在修复,台湾省长官公署所在也设于原来的市役所(即现在的中华民国行政院所在),也因此,台湾行政长官陈仪并未待过总统府。1947.4.22国府废公署另行成立省政府后,其 台湾省主席 (首任主席为吴道明)办公所在仍旧留在上述地点。陈诚1949.8.15时任中华民国东南军政长官,统辖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海南岛五地,他 办公室 所在的 介寿馆 就是现在的总统府。1950年,该建筑物还曾经中华民国东南军官署,中华民国行政院,中华民国总统府叁署办公。
阎锡山 1949年12月7日,阎锡山正式宣布中华民国行政院于 介寿馆 办公。
蒋中正 1950年1月3日,蒋中正于台湾接管政事。同年3月1日正式 复行视事 后即进驻总统府,并于同年于府前举行首届 双十国庆阅兵 。1950年 1957年,中华民总统府与行政院共署办公。
李宗仁 代总统 并未来台。
严家淦 总统
蒋经国 总统
李登辉 总统
陈水扁 总统
马英九 总统
严家淦,字静波(1905-1993)江苏省吴县人。曾任经济部长、台湾省政府主席、财政部长。1963年12月出任行政院院长。1966年经国民大会投票通过,当选第四任副总统,仍兼任行政院院长。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严家淦依宪法规定,在6日上午11时宣誓继任总统。1978年5月22日,严家淦任期届满卸任,后由蒋经国继任。
严家淦作为两蒋中间的纽带。如果蒋介石直接传位给蒋经国那就和共和政体相悖,所以得找个人打个掩护,之后再通过所谓 选举 把蒋经国光明正大选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