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30日,蒋介石以30万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蒋介石为什么要先从中原下手呢?
史学家们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中原的战略地位太重要。自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蒋介石要巩固天下,必须控制中原。二是抗战期间,蒋介石的主力缩到了大西南后方,精锐主力才刚调到中原,其他地方尚且鞭长莫及。
此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中共占据中原的,是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5师。
这一支部队在抗战中名气太大,“树大招风”。
为什么这么说?
从1938年武汉保卫战失败后开始,国民党军政要员有的投敌,有的逃往峨眉山,还有不少人和日伪信使往还,眉来眼去,勾勾搭搭。正在这时,一支孤军在武汉周围坚持抗战,其总部所在地,离开武汉只有两百里。他们的挺进部队常常出没于武汉近郊。卢沟桥事变后的八年抗战中,他们先后在鄂东、鄂北、鄂南和江汉,以及清代回民起义的桐柏山,先后建立许多抗日根据地,解放了两千万人民,并且保护他们免遭日军杀掠和奴役。
这一支军队,就是新四军5师,是抗日名将李先念的队伍。
这样一支军队盘踞在中原,威胁徐州、南京,制动几个省,自然是蒋介石的眼中钉。
所以,蒋介石发动内战,先从中原下手,歼灭李先念部。
为此,在战前蒋介石亲自下达了一份手令:对李部“必须全部歼灭”。
但是,当蒋介石的30万“围剿”大军猛扑过来时,李先念以皮定均一个旅为掩护,率领其他主力突然一个声东击西,竟然全部跳出了包围圈。随后,连打掩护的皮定均旅,也成功突围而去。
蒋介石的“围剿”失败,但是由此挑起了国共全面内战。
蒋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反人民的内战,结果呢,在区区三年中,800万军队损失殆尽,自己逃去孤岛,可谓是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