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于成龙简介:曾被康熙帝称为“古今第一廉吏”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广西罗城县(今广东仫佬(m lǎo)罗城自治县)来了一个中年人做县令,他叫于成龙(1617-1684年)。
    于成龙,字北溟,永宁州(今山西离石)人,出生农家。他经历明清交替时代,饱览沧海桑田之变,深知民间疾苦。
    当时,传说广西蛮烟瘴雨,北方人不服水土,十有八九不能生还。于成龙那时已经45岁了,家里还有一些田产,尚可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亲友多劝他别去。
    可是,于成龙却马上变卖了部分家产,凑足路费,就上路了。途中,他去探望了一位年轻时的同窗好友,一吐衷肠,表明了自己决不贪财,而是想干一番事业的理想。
    虽然于成龙早有吃苦的准备,可是,到罗城一看,仍然不免大吃一惊。罗城在万山丛中,山如排剑,突兀峥嵘,河流纵横,天然落差造成许多瀑布,水声震耳,如 同汤沸。人称那里 猴子难越千条涧,鸟儿难飞万重山 。罗城屡经战乱,早已残破不堪,县城根本没有城池街道,只有一些破烂不堪的草房,县衙门也好不到哪里 去,东边是舍馆,西边是书吏舍,中间开一门,后面是内宅。内宅没有墙壁,常有野猴光顾嬉戏,白天就能听见山中虎啸之声。于成龙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想到 既来之,则安之。 于是,他用石块堆成几案,在柱子下支锅做饭,晚上睡觉,头枕一口刀,床头放两支枪,以防备山贼。
    于成龙出生农 家,深切同情农民百姓。有一次,上司询问如何处理地方事宜,他答道: 地方的强盗,其实就是百姓。百姓虽然无知,决不乐于为盗,一定是饥寒刑罚所迫,才沦 为盗贼。 他主张 勿戕民命 , 勿肃民肤 , 稍疏一面之网,多方招抚,开诚布公,消疑释嫌 。来到罗城,于成龙就按照这些方法实施。果然取得效果。不 久,外逃的百姓纷纷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开荒种地,安心生产了,罗城再很少看到强盗了。
    于成龙每逢春季,农时大忙时,就乘坐滑竿,到 罗城县的田野四处巡视。遇到辛勤耕作的百姓,他就停下来,口称 劳苦了 , 劳苦了 ,表示慰问。百姓带着妻儿老小围着他磕头,然后和他一块儿环坐树下, 拿出带的饭菜和他边吃边聊,如同家人父子一般欢快、融洽。罗城的百姓凡是勤恳耕作,收获丰盛的,于成龙定要在农户门前树立标志表彰;凡是懒惰,听任田地荒 芜的,他就召集百姓围着羞辱他,迫使他改过自新。几年之后,罗城嘉禾遍野,牛羊满山,气象大为改观。
    最令人高兴的是有的百姓还盖起新房。凡是新屋落成,于成龙都要亲自写额联,送给房主张贴,祝贺乔迁之喜。
    罗城县是个少数民族集聚的地方,主要有仫佬族和壮族。有些少数民族头人常常带人到县城抢掠人口牲畜,搅扰社会治安。于成龙了解到其中缘故,就带兵开进山寨,找到头人和他们讲和,并约定每年十月送他们耕牛花酒,供山寨维护生计。这样,罗城县的民族纠葛,被于成龙化解了。
    于成龙治理罗城,不是以权势压人,而是以身作则去感化百姓。他做官从不带家眷,身边只有两三个老头相随。
    于成龙经常在公事之余伏案读书。他常买一壶价格便宜的酒,不备佐酒之物,或念唐诗,或写俚语,自娱自乐,喝醉了就靠着桌子睡一觉。他常常整日不戴帽子, 不穿鞋,既无官气,也无官架子,显得很随和。百姓们见 县太爷 胸怀坦荡,都乐意与他亲近,亲切的叫他 阿爷 ,隔几天,就不约而同地到衙门里找他,围在 一起,把家中为难的事说出来,请他出主意解决。
    于成龙做官清廉正派,日子过得再清苦,也不动用官银一分一文,他几乎天天喝粥,菜肴不 过是一盘豆豉(chǐ),一碟青菜。他从老家山西带到罗城的仆人不是病死,就是过不了艰苦的日子,偷偷逃回去了。后来,从山西老家和他一起来的只剩下他孤 零零的一个人。百姓见自家生活日见起色,于成龙为他们的生计操劳,却这样清苦,十分不忍,每天一早一晚都到衙门去看望他,有时还带着钱送给他。可是,于成 龙却推辞道: 我一个人在此,用不了多少钱。拿回去买些可口的东西侍奉你们父母,如送我一般。 有时候,于成龙实在拗不过百姓,就留下一壶酒钱,买壶酒 喝。
    有一次,于成龙的大儿子到罗城来探望他,于成龙十分高兴,破天荒地买了一只鸭子,煮半只给儿子吃,另外半只腌了挂起来,留着过年。百姓听说于公子来了,都四处相告,说: 阿爷家的人来了,咱们给他家带点东西回去吧!
    于是,各家凑了许多钱送了来。于成龙笑吟吟地回绝了,说: 这里离我老家六千里,一个人带着钱,可是个累赘(zhu )呀! 一定让百姓把钱拿走。百姓见于成龙如此,十分感动,都伏在地上,泪流满面。
    于成龙在罗城当县令,政绩卓著,廉洁奉公,百姓爱戴他,上司也很看重他,将他提升为四川合州知州。当地百姓听到消息,十分不舍得让于成龙走,于成龙离任那天,人们挤在街上为他送行,都说: 阿爷走了,我们没有青天了! 追着送出几百里,还都不愿回去。
    于成龙到四川合州上任了,合州的情况比罗城好不了多少。合州下属三县,在籍百姓不过100多户,每年国家正式收税赋仅15两白银。可是,各级官吏却层层 截流,搜刮百姓钱财。于成龙先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废除了一些不合理的征收。有一次,郡守派人送来一张帖子索取鲜鱼。于成龙很不以为然,说: 民脂民 膏都被搜刮尽了,没有人怜悯过问,反而索取鲜鱼,谁给他弄鱼? 不但不送鱼,反而给郡守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陈述百姓困苦状况。郡守感到很惭愧,深感于成 龙是真正的为国家为老百姓办事的清官。
    于成龙的好名声,渐渐传开了,朝野上下都知道他的事迹。他的官阶也不断上升,先后担任武昌知 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由一个穷书生升到朝廷封疆大吏。他却不改初衷,始终不迁就官场习气。他晚年患病,仍然不肯让家属来侍候 他,官署中只有小儿子和几个跟随他多年的老头。
    两江地区盛产丝绸,比较富裕,有些百姓平素崇尚奢华,花钱如流水。于成龙任两江总督以后,本色不改,带头节约,这里的风气也有了明显变化,人们办事都变得节俭了。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于成龙积劳成疾病死在两江总督任上。临终前,前来探视的文武官员,见于成龙的寝室只有一个放衣物的旧竹笥(s ),里面装着官服和简单的靴、冠带,后堂只有几斗米、几罐咸豆豉。人们见此情景,无不感动得泪流满面。
    于成龙死后,康熙皇帝把他做为清官的典范,称赞他为 古今第一廉吏 。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