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朝代历史
甲午之战:第三章 洒热血,平壤之战
形势
现在,平壤的三个战场的基本形势是:大同江南岸战场,马玉昆所部毅军击溃了日军进攻,获得胜利;西南战场,胜负未分;只有城北玄武门战场各垒被攻陷,牡丹台、玄武门失守,但日军尚未入城,对清军来说战事犹有可为。
当时日军已战死189人,伤516人,清军的伤亡并不比日军多多少。且清军弹药、粮食足以守城1个月,而日军弹药、粮食即将告罄,加上当时平壤已经开始下雨,日军冒雨露宿,处境极为困难。如清军决心坚守,战局很可能发生转机。
但是,牡丹台、玄武门的失守和左宝贵的阵亡,使清军主帅叶志超吓破了胆。他与众将商议,决定弃城逃走,说:“北门咽喉既失,弹药不齐,转运不通,军心惊惧,若敌兵连夜攻击,何以御之?不若暂弃平壤,令彼骄心,养我锐志,再图大举,一气成功也。”弃逃的理由有很多条,其实都只是借口。只有马玉昆提出异议,但叶志超不听。
下午4时,叶志超遂以朝鲜平安道观察使闵丙奭的名义,派一朝鲜人冒雨送书于日军元山支队阵中,表示愿意弃城撤退。
佐藤正大佐接书读之,但是信被雨打湿而不可读,佐藤正又付之传令骑兵,送达于朔宁支队立见尚文少将。立见尚文少将还没有把信看完,就已经看见平壤各门皆已悬白旗。叶志超就这么投降了!
于是,立见尚文少将一面命元山支队至七星门外,一面亲与旅团副官桂大尉共率一个小队下牡丹台,入玄武门而至小窦门外,要求门内清兵打开城门。因为言语不通,所以用笔谈,桂大尉即用铅笔在纸片上写道:“若降服,可允。应速开城门,集中兵器缴于我军;否则,即攻取之。”自门隙递于门内。
清兵也把内容书写在纸上作为回答:“降雨甚,刻下兵多,难以速散,当期明朝,开放此门。”日军料定清军此夜必逃,便在义州、甑山大道要隘设下埋伏,伏击清兵。
大撤退
1894年9月15日夜8时,清军开始撤退。
叶志超先已密传各营,轻装持械,趋夜而退。因事出匆忙,没能全部通知到,加以大雨倾盆,清兵冒雨结队成群,或自七星门、静海门蜂拥而出,或由城墙攀越而去;或取甑山大道而走海岸,或由义州大道而向北奔。
日军元山支队埋伏于义州大道,第五师团主力部队则埋伏于甑山大道,以截击撤逃的清军。自15日晚间8时至翌日拂晓,清兵络绎不绝,急奔直冲,结果走到埋伏圈,就遭日军枪炮袭击,清兵“回旋不得出,以避弹故,团集愈紧,死亡愈众”。
据亲历此役的官员栾述善记述当时情况说:“阴云密布,大雨倾盆。兵勇冒雨西行,恍似惊弓之鸟,不问路径,结队直冲。而敌兵忽闻人马奔腾,疑为劫寨,各施枪炮,拦路截杀。各山口把守严密,势如地网天罗,数次横冲,无隙可入。且前军遇敌击,只好回头向后;而后兵欲逃身命,直顾奔前。进退往来,颇形拥挤。黑夜昏暗,南北不分。如是彼来兵不问前面是敌人抑是己军,放枪持刀,混乱相杀,深可怜悯。前行士卒,既遭敌枪,又中己炮,自相践踏,冤屈谁知?当此之时,寻父觅子,呼兄唤弟,鬼哭神嚎,震动田野。人地稍熟者,觅朝鲜土人引路,均已脱网,惊惧无措,非投水自溺,则引刃自戕,甚至觅石碣碰头,入树林悬颈。死尸遍地,血水成渠,惨目伤心,不堪言状!”
多么凄惨,多么可惜!读来无不让人悲愤相加。
天明后,日军巡阅战场,仅箕子陵附近,二三百步间,清兵人马尸体,累累如山,埋没道路,溪流为红。其尸体最为密集堆积者,在五十步以内伏尸百二十,毙马三十头,互相枕藉。
据统计,仅仅在此一夜之间,清军在逃跑路上被击毙者达1500多人,并有683人被俘。其中,有119人系因伤被俘,25人伤重而死,3人病死,47人因企图逃跑而被日军枪杀。清军被日军虏获的军火、弹药、粮食及其他各种物资不计其数。
9月16日晨,日军元山支队和朔宁支队入城,山呼天皇万岁,城中不仅无清兵一兵一卒,朝鲜居民也纷纷逃散,“这样大的一个城池,极少看到韩人的影子,满街都是生气勃勃的日军士兵”。
清军退至顺安时,又遭日军拦击,损失惨重。而叶志超则马不停蹄,一夜狂奔五百里,于16日逃至安州,在安州向朝廷谎报军情称:“倭人遽以三四万之众猛扑环攻”“苦战五昼夜”“子尽粮绝,退出平壤”。然后又往义州逃跑,于21日渡鸭绿江逃到中国境内。至9月24日,清军全部退过鸭绿江,日军完全控制了朝鲜半岛。
整个平壤之战持续时间很短,以清军大败告终,清军死亡近2000人,被俘数百人,而日军仅以伤亡700人左右的代价夺取了朝鲜北部重镇平壤。
首次战役,中日两国陆军第一次大兵团作战,对整个战局影响深远。
9月15日平壤之战与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一起构成为中日甲午战争的转折点。
日军通过战胜清军而控制了整个朝鲜,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士气大振,并把战火烧至鸭绿江,进一步侵略中国。而中国的势力则因此战役而被逐出朝鲜,并且致使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其后陆战几乎连战连败,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全面失败。
平壤之战后,清政府一度听信了叶志超的虚假战报,降旨慰勉,其后被御史揭发其捏造战功,被判斩监候。盛军统帅卫汝贵亦以“临敌退缩,以致全军溃败”“克扣军饷”“纵兵抢掠”的罪名被处斩。而左宝贵则被光绪帝追赠太子少保衔,赐谥号“忠壮”。
9月16日,日本明治天皇赐谕嘉奖平壤大捷,接着日军进一步推进,将战火烧至中国境内。
-
- 热点推荐
-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