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黄宗羲:义不仕清,晚节时中

    黄宗羲在70岁时,停止了讲学活动,而集中精力著书立说,他年寿愈高,学问愈精,声名日卓,朝中大臣仰慕其学问,多次向皇帝举荐他,康熙皇帝为笼络人 才,也曾几次下诏颁旨希望能征召或礼聘黄宗羲出仕任官,但梨洲先生坚守遗民气节,不为名利所动,多次拒绝了朝廷与地方官吏的征聘,而致力于他的学术事业。
    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皇帝下达了征选 博学鸿儒 的诏令,命令中央和地方三品以上官员推荐 学行兼修,文词卓越 的人才,由他 亲试录用 ,结 果虽然网罗了一批名士,但像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这类民族意识强烈的杰出人才却并未应征,当时掌管翰林院的大臣叶方蔼曾向康熙皇帝当面举荐梨洲先生黄宗 羲,康熙皇帝接受了叶方蔼的奏请,叶便准备移文吏部拟诏征聘,这时,在朝为官但素知老师节操的梨洲门人陈锡嘏(字介眉)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就赶快去 找叶方蔼剖陈利害,代师力辞,因为他深知老师矢志不仕新朝的气节,朝廷如果威逼他,就无异把他推向绝路,叶方蔼这才作罢,事后,陈锡嘏写信向老师说明事情 原委,宗羲复信表示感谢之意,并清楚表明了拒绝征聘的志节,信中说:
    吾兄与(范)国雯书见及,言都下诸公,欲以不肖姓名尘之荐牍,叶 讱庵先生且于经筵御前面奏,其后讱庵移文吏部,吾兄力止,始闻之而骇,已喟然而叹,且喜兄之知我也, 某年近七十,不学而衰,稍涉人事,便如行雾露中, 老母年登九十,子妇死丧略尽,家近山海,兵声不时撼动,尘起镝鸣,则扶持遁命,二十年以来,不敢妄渡钱塘,渡亦不敢一月留也,母子相依,以延漏刻,若复使 之待诏金马,魏野所谓断送老头皮也,黄宗羲在信中以北宋名士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拒绝朝廷诏征去为辽国校书的故事,表示了自己永不出仕的决心。
    时隔两年,即康熙十九年(1680),黄宗羲71岁时,当时担任监修明史总裁的内阁大学士徐元文(字立斋)知道黄宗羲不可能被朝廷征召出仕,但或许可以 礼聘他出山修史,于是再次向康熙皇帝举荐,建议聘请黄宗羲赴京修史,康熙帝当即下旨,命地方官 以礼敦请 ,宗羲又以年老多病为由坚辞不往,康熙帝知道不 能勉强,就颁发特旨,命令地方官将黄宗羲有关明史的论著、史料钞录送京,移交史馆,徐元文又延请其子黄百家参与修史,宗羲虽然同意了,却修书一封寄给徐元 文,讽刺说: 据说周灭商后,商朝遗老伯夷、叔齐二人托孤于周朝大臣吕尚(即姜太公),得以 三年食薇,颜色不坏 ,现在,我送儿子百家跟你们一起修史, 您总可以放过我了吧!
    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黄宗羲81岁高龄时,清圣祖康熙帝曾询问刑部尚书徐乾学(字健庵,徐元文之兄): 海内人士中,有些什么人称得上 博学多闻,文章尔雅可备顾问者 ? 乾学奏对说: 以臣所知,止有浙江黄宗羲学问渊博,行年八十犹手不释卷,曾经臣弟元 文奏荐。 康熙帝说: 可召至京,朕不任以事,如欲回乡,即派遣官员护送他。 乾学奏对说: 上次他就以老病推辞应召,现在恐怕更不能应召上路啦。 康熙 帝听后感叹说: 人才真是难得啊!
    黄宗羲不仅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而且多次拒绝地方官邀请的官方礼仪活动,如宗羲80岁时,绍兴知 府李铎盛情邀请他以 乡饮酒大宾 身份出席官方礼仪活动,黄宗羲坚辞不往,并修书两封,以自己 不忠、不孝、违礼 三不可作为拒绝理由,表明自己坚守道 义、 修身俟死 的心迹,那些地方官也只有尊重黄宗羲的意愿,不再勉强梨洲先生出山任事了。
    终黄氏一生,他始终保持了 亡国大夫 、 故国遗民 的气节,既未入清廷当官,也不肯参加官方的正式活动(如官修明史、县志、乡饮酒会),但他不是迂儒,不是释老门徒,既没有放弃 经世应务 的 思想而遁入空门,更不曾颓废放纵而潦倒终生,而是抱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处世处己,这一处世态度,在他晚年许多著作中都有体现,他在76岁时为坚守遗民气节 的谢泰阶(字时符)撰写的墓志铭说:
    嗟乎!亡国之戚,何代无之?使过宗周而不悯《黍离》,陟北山而不忧父母,感阴雨而不念故夫,闻山 阳笛而不怀旧友,是无人心矣!故遗民者,天地之元气也,然士各有分,朝不坐,宴不与,士之分亦止于不仕而已,所称宋遗民如王炎午者,尝上书速文丞相之死, 而己亦未尝废当世之务,是故种瓜卖卜,呼天抢地,纵酒祈死,穴垣通饮馔者,皆过而失中者也,这里所表彰的,是怀念故国、不仕新朝但却不废当世之务的遗民气 节,反对的是因为亡国而消极遁世、纵酒祈死等过而失中的行为,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黄宗羲在抗清斗争失败、恢复明室的希望破灭之后,保持了 朝不坐,宴 不与 、 止于不仕 的 亡国士大夫 气节,但却不废当世之务,孜孜不倦地搜集、整理史料,从事著书讲学事业,以保存一代文献、总结历史经验为己任,他虽 坚持自身 止于不仕 的原则,却不反对学生或子孙参与修史或应举出仕,他在晚年所写回忆录(如《思旧录》)及许多碑传、诗文中,一再歌颂和表彰那些在抗清 斗争中英勇不屈、慷慨死节的人物如张煌言、冯京第等,表达了他的强烈民族意识和反抗政治压迫的精神,但在另一方面,他又在一些诗文中赞扬了清朝康熙皇帝及 当权大臣徐元文、徐乾学等,例如,黄宗羲在写给内阁学士徐乾学的一封信中,称赞康熙皇帝为当今 圣主 ,歌颂 皇上仁风笃烈,救现在之兵燹,除当来之苦 集 ,并称徐乾学受到重用是 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 ,还提出了 其要以收拾人才为主 的政策建言,有人根据《南雷诗文集》 中有黄宗羲晚年与清廷大臣徐元文、徐乾学、叶方蔼等的书信往返、诗歌唱和并有几处称誉康熙皇帝为 圣天子 之类言词,便批评黄宗羲 晚节不终 ,我则不以 为然,倒是认为这正是梨洲先生开明通达、正视现实的证明,因为历史在进步,当梨洲晚年,清朝统治已经巩固,康熙皇帝也确有其英明伟大之处,例如开 博学鸿 词 科网罗人才,开设明史馆招募众多人才修撰《明史》,甚至几次三番想征聘黄宗羲为朝廷所用,黄宗羲虽然拒不出仕,但在康熙皇帝求才若渴的情况下,如果还 要求黄宗羲像写《留书》与《明夷待访录》时那样去骂清朝为 夷狄 、斥清帝为 虏酋 ,未免有些迂腐了,况且,今人评价黄宗羲是 失节 还是 进步 ,不 应站在一个明朝遗老的立场上,而应站在历史发展的立场上,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加以分析评价,这样才可能客观一些,在这个问题上,梁启超倒是独具慧眼, 他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批评章太炎之论说: 章太炎不喜欢梨洲,说这部书(按指《明夷待访录》)是向满洲上条陈,这是看错了,《明夷待访录》成于康熙 元、二年,当时遗老以顺治方殂,光复有日,梨洲正欲为代清而兴者说法耳,他送万季野北行诗,戒其勿上河、汾太平之策,岂有自己想向清廷讨生活之理? 梁氏 此论是合情合理的,孟子曾经称赞孔子是 圣之时者 ,儒家经典《中庸》也有 君子而时中 的名句,在我看来,黄宗羲虽没有孔子那样的神圣光环,但称他为有 浩然正气的时中君子是不为过的。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武则天的性生活04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1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2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罗刹海市15《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6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7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8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19“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