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道光皇帝为何会选错接班人

      清朝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入驻中原,到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历经近200年,此时的大清王朝面临着前所未有之危机。此后,道光皇帝又执政十年,虽说道光皇帝依然是那么的节俭与敬业,但是大清王朝这艘破旧的大船,在其掌舵之下并没有任何扭转之势,甚至是愈加满目疮痍。

      大清王朝有到这步田地,这个“锅”当然不该由道光皇帝一个人来背,毕竟没有前因,哪来后果?并且中国历史上能够活过200年的封建王朝寥寥无几,而且哪个封建王朝到了这个时间段,不是苟延残喘。但是,谁让你旻宁(道光皇帝之名字)赶上了呢?赶上了就得咬牙挺过去,更得想方设法改变颓势,可惜资质平平的道光皇帝仅做到了咬牙挺住,至于扭转颓势只能寄希望于后人了。

      道光皇帝最被后人诟病之处就是这接班人的选择,放着在历史上纵横捭阖的老六奕訢不选,愣是选了个“刚愎自用”,还英年早逝的老四奕詝,也就是咸丰皇帝。其实,咸丰皇帝这个人还是很有争议的,我们的伟大领袖曾经说过一句名言“评价一个人,应该一分为二”,对于咸丰皇帝之评价也应该如此。关于咸丰皇帝之功过我们暂且放置一边,本文重点是协同读者,了解道光皇帝立储之经过,以及最终选择奕詝的真正原因。

      一、接班人选择面很“匮乏”

      道光十一年,皇长子奕纬被道光皇帝失手打死,道光皇帝一下子绝嗣了,这让道光皇帝心急如焚,甚至是寝食不安。还好同年全贵妃和祥贵人分别生皇四子奕詝和皇五子奕誴(仅比奕詝小六天)。细心的朋友会发现,道光皇帝长子名奕纬,以“绞丝旁”为末字,等到了老四、老五名字末字却是“言字旁”,道光皇帝一改儿子的名字规律部首,就是为了谐音“延年益寿”,老皇帝此时已经年至半百,再也经受不起丧子之痛,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改了名字真的显了灵,没过两年,静妃又出皇六子奕訢,后来又在道光二十年出皇七子奕譞,以及后来的皇八子奕詥和皇九子奕譓,这三位年纪小的儿子都是一母琳妃所出。

      虽说道光皇帝儿子一下子多了起来,但是真到了选择接班人之时,可选面并不广,仅奕詝、奕誴和奕訢三子年龄上具备接班条件,而且快奕誴就被皇阿玛排除了竞争资格。原来奕誴这个人个性十足,而且胆大妄为,据说小的时候就往老师的茶壶里撒尿。道光皇帝对于这个顽劣不堪的儿子,实在是很难喜欢,更不会寄希望这个儿子有统治江山之才。所以在道光二十六年,道光皇帝决定将奕誴过继给自己已经过世的弟弟惇亲王绵恺为嗣,这样十六岁的奕誴就离开了皇宫,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皇位竞争。

      离开皇宫的时候,奕誴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生母,但是等他到了惇亲王王府的时候,发现这是父皇对自己的偏爱啊,不但坐拥大笔家产,而且身为郡王的他在王府中想干啥干啥,再也没有皇宫里的条条框框约束自己,他可以穿着大裤衩子,拿着大蒲扇在什刹海纳凉,跟市井商贩谈天说地,日子快活简直爽上天。唯一让他有点不自在的就是,每天还要到紫禁城读半天书,但对他来说就是搭半天功夫而已。

      所以此时皇位继承人的竞争就锁定在老四奕詝和老六奕訢之间了。

      二、艰难的抉择

      这个继承人的抉择,真的是让道光皇帝纠结到咽下最后一口气,因为两个儿子都很优秀也各有所长,取舍之间实在是难为了老皇帝。

      由于之后奕詝和奕訢在历史上的表现,人们很自然地会认为奕詝能力远在奕訢之下,道光皇帝就是老眼昏花地选错了人,甚至很多人臆夺了一些咸丰皇帝施诡计而骗取老皇帝信任的故事。至于奕詝做了皇帝的各种表现,那已经不是道光皇帝的事情了,但是就当时而言,倘若奕詝较之奕訢,果真是相形见绌,道光皇帝又怎么会“选错人”了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奕詝绝对没有那么不堪,甚至可以说很优秀。奕詝的生母是道光皇帝的第三任皇后,但是年仅三十三岁就不幸病亡,道光皇帝亲赐谥号“孝全成皇后”,不难看出道光皇帝对年轻亡妻不舍之情。当时奕詝年仅十岁,被父皇交于静贵妃抚养,这静贵妃就是奕訢的生母。

      虽然历史上记载,静贵妃对待奕詝如同己出般的关爱,通过奕詝登基之后对于这位养母的态度,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静贵妃对他不错。但是,再怎么不错,还能好过自己的亲生儿子吗?生长在皇宫之内的奕詝,小小年纪就知道如何收敛锋芒。我们在阅读有关奕詝、奕訢兄弟二人少年时代事迹之时,有两点发现:第一,就是兄弟二人感情甚笃,可以说是棠棣情深,我个人时常认为,倘若两人不是皇位竞争之关系,说不定真能再现世宗雍正皇帝和怡贤亲王胤祥,兄弟同心之佳话;第二,那就是奕訢处处都强于奕詝,无论文武,奕詝总是甘拜下风,难道奕詝就这么“差劲”吗?其实不然,很多时候都是奕詝让着弟弟,因为如前所述奕詝要收敛锋芒,用“韬光养晦”这个词可能不太准确,但是事实就是这么回事。

      那么作为父亲的道光皇帝,对于两个儿子的各种表现是比较有数的。他心里清楚两个儿子的各自特点,奕詝城府深,懂得收敛个人锋芒,并且懂得谦让,这就是在遗诏中对奕詝的评价“长且贤”,倘若此时正值盛世,我想道光皇帝不会如此犹豫,奕詝一定是最佳人选。而奕訢能力确实在众兄弟之中鹤立鸡群,而且为人正直,甚至是嫉恶如仇,对于此时的大清更需要这样一位能够披荆斩棘的领导者。取舍之间,老皇帝真心很为难啊!

      三、最终的抉择

      不管这个决定多么难做,都是必须要做的。道光二十六年,道光皇帝经过反复思索最终定立遗诏于橘匣之内,之后道光皇帝没有再对这份遗诏加以更改。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皇帝在送走了皇太后(非亲娘胜似亲娘)之后,自己也灯尽油枯。道光皇帝紧急召见了所有王公大臣以及近枝宗室亲王,与自己卧榻之前,当然也有他的两个爱子奕詝和奕訢。由军机大臣文庆当众开启橘匣宣读遗诏:皇六子奕訢(此时全场一片寂静)封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落款道光二十六年,还有老皇帝的亲笔签名。据说遗诏宣读之后,奕訢生母皇贵妃当即晕倒,被太监抬了出去。

      为什么道光皇帝最终会放弃奕訢而选择奕詝?

      关于当时道光皇帝的心内独白不可能留在纸面上。但是我想,道光皇帝在选择继承人首先考虑的一定是大清江山,其次作为父亲也要考虑将来兄弟相处。奕詝作为嫡子且年长为兄,倘若奕訢当了皇帝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哥哥?当然,奕詝上位之后,对待自己这位弟弟也是严厉打压,但是果真要是二人角色颠倒,对于奕詝面临的恐怕不是用不用的问题了。而且,就算哥俩撕破脸,别忘了静贵妃是奕訢的生母,也是奕詝的养母,奕詝再怎么不待见奕訢,奕訢还有这个保护伞,关键时候不至于丢了性命,而奕詝他没有啊!而且,纵观大清历史,还是弟辅兄能“安全着陆”居多,兄辅弟能善始善终者聊聊。另外,再审视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这就是实际例子。道光皇帝这个抉择真正是用心良苦!

      不管怎么样,一切都尘埃落定,最后奕詝登基为皇帝,次年改元“咸丰”,在两年之后正式颁布圣旨,正式落实父皇遗旨,封奕訢亲王爵位,赐名号为“恭”,这个名号可谓是寓意深长啊……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