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哪些

      郑和为什么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哪些?教科书上给的答案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派郑和下西洋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不过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明成祖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自己的侄儿建文帝的皇位。但是朱棣在攻下南京之后,建文帝却不知所终。于是谣言四起,有说建文帝在南京宫殿大火中被烧死的;有说大火扑灭后,建文帝从暗道逃出后到了海外的;有说建文帝流落到民间当了和尚的……如此等等,众说纷纭。

      早在元末明初,东南沿海一带就有不少人逃往海外谋生,朱棣怀疑建文帝逃到了海外,于是派郑和下西洋,去寻找他的下落,以彻底消灭自己的对手。这个史实在清乾隆四年(公元1740年)张廷玉纂修的《明史·郑和传》中有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另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明史·胡濙传》里也写道:朱棣当上皇帝后,曾命人寻访建文帝的下落,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踪迹建文”。说明郑和的船队确实担负着寻找建文帝的任务。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哪些

      为了找到建文帝的下落,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三次“出海”。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郑和出使暹罗(泰国),永乐二年郑和出使日本,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又出使旧港(印度尼西亚),为的都是这个目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的第一个目的,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从斯里兰卡迎回“佛牙”。斯里兰卡最大的寺庙叫佛牙寺,佛牙寺内供奉着一颗佛牙。佛牙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火化后遗留下来的牙齿。据传说,释迦牟尼的牙齿只有两颗流传到人间,一颗珍藏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的佛牙塔内,另一颗供奉在斯里兰卡的佛牙寺内。关于这仅存的两颗佛牙,佛教界盛行的说法是,在释迦牟尼圆寂后,左犬齿在印度一度落入印度教徒手中,他们用大铁锤敲击佛牙,结果碎的不是佛牙竟然是铁锤,于是印度教徒只好将其送还佛寺。所以佛牙被佛教徒们视为珍宝。朱棣是篡夺皇位而上位,他兴师动众迎回佛牙,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以平息民间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从斯里兰卡迎回“佛牙”,是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第二个目的。

      除此之外,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还要“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以招徕诸番来朝,发展与诸番的友好关系,希望以外交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帝位,四个字来说,就是宣扬国威。这是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第三个目的,也是军事目的。正因为这样,郑和在执行明成祖交付的重任──暗访建文帝的下落之余,他还“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明成祖朱棣也曾宣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其夷习。”可见他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外来威胁。

      实际上,对中国历朝政权造成威胁的,大多来自陆地上的北面,明成祖朱棣就曾数次亲率大军北征。除了“东洋”日本的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外,无论是“南洋”还是“西洋”,郑和下西洋所到过的海上诸国,从未对中国造成威胁。说明明成祖朱棣对海外的威胁做了错误的估计。

      郑和下西洋的第四个目的就是要拓展海外贸易。明史专家吴晗,在其《明初的对外政策与郑和下西洋》一文中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从国际贸易的收入上来解救当前的”财政困难的。持续三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使天下百姓疲于兵旅,社会经济残破不堪,而明成祖又急于封赏靖难功臣,增设武卫百司,以巩固新生的政权。不久又发兵80万,攻打安南(越南的古称)、大兴土木迁都北京等等,财政耗费甚巨。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哪些

      为了弥补财政亏损,明成祖除了加紧盘剥人民,派人到全国各地开采银矿外,就是继承明太祖的遗训,对海外朝贡国实行开放政策,鼓励他们来华朝贡,以求输入更多的海外物品。这些海外物品在当时的赢利是非常可观的。以胡椒为例,明政府给贡使的定价是每斤钞2贯,而支付给京师文武官员充作俸禄的是每斤100贯,一进一出,赢利50倍之多。所以明成祖才会采取各种措施,招徕海外诸国来华朝贡,甚至不惜巨资,派郑和下西洋,携带敕书及精致手工业品,遍赐海外诸国。

      总结起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一、寻找建文帝下落。

      二、迎回“佛牙”。

      三、宣扬明朝国威。

      四、拓展海外贸易。

      教科书上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只是简单写了”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这是没错的,这是受教材特点、体例和篇幅所限,也是为了适应初中生的接受能力。总而言之,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根本目的是要维护自己的统治。

      那么,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派郑和下西洋而不是其他人呢?这和郑和具备了许多优越条件分不开。

      郑和原籍云南,本姓马,名和,12岁时入宫作太监,被选拔到北平(今北京)的燕王府邸当差,他“博辨机敏”,深得燕王朱棣的信任,“内侍中无其右”。后来,燕王朱棣从北平南下夺取帝位时,他跟随燕王作战,“屡建奇功”。在“靖难之役”的郑村坝一役中,郑和出生入死,使朱棣转危为安,因此立下了汗马功劳。朱棣登基之后,就提拔他做了内官监太监,是宦官中职位最高者,专门负责宫室的营建以及皇室所用物品的采办,并赐姓为“郑”,特指“郑村坝战役”,以纪念他在这次战役中的功劳。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哪些

      同时,郑和还具备了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宗教信仰优势。郑和为回族人,原先信仰伊斯兰教,入宫之后又信仰佛教。当时印度洋一带的各国都信奉伊斯兰教,而南洋各地则信仰佛教。郑和懂得这两种宗教的礼仪,便于同当地人进行交往和接触,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宗教麻烦”。而且,郑和的祖父和父亲也都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都曾经到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圣,回国之后,他们都把沿途的所见所闻讲给小郑和听,这使得郑和从小就了解了一些有关西洋的风土人情,这更有利于他与当地人的沟通交流。

      另外,郑和的体型和相貌也符合一个大国使臣的形象。据史书的记载,郑和“身长九尺,腰大十围”“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体貌丰伟,身强力壮,精明能干,机敏过人,完全满足一个大国使臣的形象。

      正是因为郑和具备了多种有利条件,明成祖朱棣才把三次出海、七下西洋的重任交给他。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