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王振如何专权

    众所周知,明朝的宦官(太监)极其猖獗,王振、曹吉祥、刘瑾、汪直、魏忠贤等人前仆后继,擅权乱政,把大明帝国搞得乌烟瘴气,最终悲壮地亡了国。这样的惨痛结局,大概是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生前所无法想象的。

    应该说,朱元璋很有危机意识,特别是对宦官专权问题非常敏感,“既定江左,鉴前代之失,置宦者不及百人”,首先从数量上进行了控制。他下令,不许宦官读 书识字,不许宦官兼任外臣文武衔,品级不得超过四品等。此外,他还还在宫门前挂一块铁牌,上刻“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用于提醒和警示。

    措施重在执行和落实。洪武一朝,未见宦官滋事。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情况发生改观,宦官开始掌权干政,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明史称“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什么事情一旦开了头,往往习以为常,不加控制,到了仁宗、宣宗时,宦官已逐渐形成危机皇权和朝政一大毒瘤,王振就是在这一时期登上历史舞台的。王振是河北蔚州人,自小读书,但科考不利,名落孙山,只能在老家一带当个教书匠。

    地位低,收入低,前途暗淡,窘迫的现实逼着心大志高的王振破釜沉舟,甘愿净身入宫做了宦官。当时,明宣宗朱瞻基执政,长子朱祁镇被立为太子。因王振颇有些文化功底,故幸运地被选入内书堂,“侍英宗东宫,为局郎”,虽然品级很低,但他因服侍和教导太子,故与朱祁镇建立了亲密的师友感情。

    宣德时年(1435年)正月,明宣宗病逝,太子朱祁镇即位,是为明英宗。 这一年,明英宗九岁,还是个只知道玩的孩子,“振狡黠得帝欢”,接连被提升,从局到司到监,当年八月,王振被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十二监”中最有权 势的太监,王振时代到来。

    身居高位后,王振野心萌动,通过“导帝用重典御下”等手段,开始试着弄权。此时,明英宗对王振听极度宠信,王振也有独揽大权的野心,但并不敢太过嚣张,因为他很害怕一个女人,即太皇太后张氏。

    张氏是明仁宗的皇后,明宣宗尊其为皇太后,明英宗尊其为太皇太后。张氏虽然是个“操妇道至谨”的女人,但她很关心国家大事,当皇后时就“中外政事,莫不周知”;当皇太后时,“军国大议多禀听裁决”,并屡屡规劝明宣宗励精图治、治国安民。

    明英宗九岁即位,尚不能处理政务,群臣奏请张氏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她以“毋坏 祖宗法”为由表示拒绝,不想坏了规矩。不垂帘听政,不代表张氏不关心和掌握朝政,“时时勖帝向学,委任股肱”就是她的两大手笔,特别是 “委任股肱”一条,就很有震慑和防范力度。

    “是时,太皇太后贤,方委政内阁。阁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皆累朝元老,振心惮之未敢逞”。张氏历经数朝,阅人无数,一眼看穿王振觊觎权力的欲望,为此曾命人持刀吓唬过王振,平日里对他也没少训斥敲打。尽管明英宗对王振听之任之,但有张氏坐镇遥控朝廷,王振惧其威严,长期不敢太过造次,“以故王振虽宠于帝,终太后世不敢专大政”。

    可惜,太皇太后张氏寿命短了些,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病逝。此时,内阁“三杨”死的死,老的老,辅政班子已名存实亡, “振遂跋扈不可制”,自认为天下无敌。从此,王振撕下面具,成为明朝第一个擅权乱政的奸恶太监。

    王振掌权后,坏事做绝,“素不礼振”的大理少卿薛瑄几乎被 整死,“遇振不跪”的御史李铎被发配东北,“詈其家阉”的驸马都尉石璟被关进大牢,“以匿名书暴振罪状”的内侍张环、顾忠、锦衣卫士卒王永被磔于市。总之,凡是王振“所忤恨,辄加罪谪”,凡是瞧不起他的、得罪过他的、检举过他的,统统没有好果子吃。

    明英宗被王振蒙蔽,始终认为他是个好人,“帝方倾心向振,尝以先生呼之。赐振敕,极褒美。振权日益积重,公侯勋戚呼曰翁父。畏祸者争附振免死,赇赂辏 集”。同时,王振广结党羽,亲信、族人均手握实权,为非作歹,“肆行无忌”。

    本来,明朝与瓦剌关系和缓,而王振却从中作梗,“构衅瓦剌”,点燃战火。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军大举入寇,王振“挟帝亲征”,遭遇惨败,导致“土木堡之变”的发生,明英宗做了俘虏。当然,王振也没好下场,这个嚣张一时的大太监“为乱兵所杀”,被明英宗的护卫樊忠拿铁锤砸扁了脑袋。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