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况钟简介:连任苏州知府十三年,人称“况青天”


    况钟
    况钟(1383-1442),明江西靖安人,字伯律。出身小吏。永乐时历任礼部主事、郎中。宣德五年(1430)出任苏州知府,严惩贪吏,与巡抚周忱奏请减免江南重赋。创“刚运簿”,设置“济农仓”。连任苏州知府十三年。卒于任上。

    况钟任苏州城的太守,在苏州做了许多有益于百姓的事情,他在苏州人民心目中是“青天”,人称他为“况青天”。在况钟身上发生了三次离任三次留任的感人故事。

    况钟第一次离任是在宣德六年。因为他的继母死了,按照当时的礼制,必须辞官回原籍老家守孝。要等3年守孝期满,才能继续为官。奸吏们都乘机大肆的为非作歹。老百姓深知这班恶人敢于再次猖狂,是因为况钟不在的缘故,所以都十分怀念况钟。当时老百姓每人都唱这首民谣:

    况太守,民父母,众怀恩;回去后,愿复来,养田叟。

    史书曾记载说:“家家齐唱况青天。”长洲县民顾荣等37580余人联名上书,列举了况钟很多政绩。苏州百姓2000余人向巡按御史金濂诉说:况知府“公 正勤廉,奸弊尽革,民赖以安”。他们还派代表到北京去,上书朝廷,留况钟在任上居丧,以慰民情。明宣宗接受这一请求,命令况钟停止在家守孝,仍回苏州复 职。这样况钟就在第二年的正月回到了苏州。他一到任,就坚决惩办了趁机横征暴敛的奸吏,法纪又严明了。

    况钟第二次离任是在宣德八年十 月,这次是任期已满3年,照例要进京述职。况钟政绩优异,百姓怕他升官之后离开苏州,都怀着不安的心情。在他起程的时候,许多人都拥到街上,依依惜别。有 的甚至拉住轿子,仆卧路中,舍不得他走。第二年春,况钟返苏复任,百姓兴高采烈,唱道:

    太守朝京,我民不宁;太守归来,我民忻哉!

    宣德十年(1435年)春,明宣宗去世,英宗即位。当时得悉况钟可能调任,苏州府七县县民秦孔颜等8万余人联名上书,列举况钟治理苏州6年的政绩,请求留任。正统元年(1436年)正月,英宗召见况钟,命他继续留任。当时,苏州府又有民谣唱道:

    况青天,朝命宣;愿早归,在新年。

    当况钟再次来到苏州的时候,苏州的百姓夹道欢迎他的归来。

    况钟第三次离任是正统五年。这次因9年任期已满,照例要官升一级。况钟奔赴京城,朝见皇帝,到吏部等候升调。一般地方官进京,少不得要带着搜刮来的金银珍宝,名产土仪,送给京城里的势宦权贵。当时流风流仙路行一首歌谣说:

    知县是扫帚,太守是畚斗,布政是叉袋口,都将去京里抖。

    而况钟进京生活俭朴,住的房子没有讲究的陈设,平时吃饭只一荤一素,他作官多年,没有添置过田产。他很蔑视送礼逢迎的勾当。苏州的百姓依依不舍,设饯为 况钟送别的人连绵数百里不绝。这时朝廷委派的新的苏州知府已经到任,但是苏州的百姓就是不接受。经过张翰等18000多人联名上书挽留况钟,最后朝廷决定 撤回新知府,而是提升况钟为按察使,让他以按察使的官衔和正三品的俸禄待遇,继任苏州知府的职务,也就是升官不升职。

    正统七年的夏天,况钟积劳成疾,两次上疏请求解任,朝廷都没有批准。因操劳过度,于当年12月底在苏州病逝,终年62岁。

    况钟死后,苏州百姓十分悲痛,连做生意的也罢市停业,表示哀悼。治丧期间,松江、常州、嘉兴、湖州等领府赶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第二年春天,灵柩运往江 西原籍安葬。为了纪念况钟,苏州的老百姓在苏州金阊(chāng)门外杨柳湾为他建立了一座衣冠冢,并把他的遗像请进了苏州文庙。苏州和所属7个县的城镇 都为他建立祠堂,立碑画像,按时祭祀,香火不绝。苏州西美巷内的况公祠至今保存完好,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苏州名园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内,还能看 到况钟的砖刻画像“和青天之誉,公无愧焉”的赞语。

    苏州民间至今还流传有称颂况钟的传说。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