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形容明英宗朱祁镇,笔者可能会用“一生并不光彩的好人皇帝”十一个字来形容。为什么这么讲?还得从1435年,9岁的朱祁镇继位说起。朱祁镇,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后来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长,明宪宗朱见深的父亲。作为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前14后8的皇帝生涯,倒是让他平添了一些不一样的色彩。
自大明王朝“仁宣之治”以来,政治清明,百姓倒也安居乐业。可惜似乎,一切只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明宣宗朱瞻基驾崩之后,大明宫廷内外就有传言要立襄王朱祁钰为帝的说法。若不是当时的张太后召集群臣,敲定了皇太子朱祁镇的新君位置,还不知要平添多少阻力。
可以说,朱祁镇的即位太皇太后张氏,起了很大作用。9岁朱祁镇即位,大明王朝是主少国疑,虽然没有垂帘听政,但国事仍旧掌握在已经贵为太皇太后的张氏手中。这位张太后倒也颇有贤名,重用仁宣以来的旧臣,地位尊崇却不用外戚,甚至是把当时的王振是压的死死的。
于是在朱祁镇即位初期,就出现了张太后主政,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担任内阁辅臣,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得大明朝国力鼎盛。有道是,张太后 与三杨治国有道,使得大明朝颇有一番欣欣向荣之态。但好景不长,一切变故随着三杨去世,太后驾崩,王振崭露头角,走向了滑坡。
正统五年,东杨杨荣去世,谥号文敏,明英宗朱祁镇14岁。正统八年,张太后驾崩,谥号诚孝,明英宗朱祁镇17岁。正统九年,西杨杨士奇去世,谥号文贞,明英宗朱祁镇18岁。正统十一年,南杨杨溥去世,谥号文定,明英宗朱祁镇19岁。
不得不说,王振的崛起,实际上与当年明宣宗设立内书堂教宦官读书有很大关系。又适逢明英宗朱祁镇,热血激荡,没有像三杨这样的肱骨重臣辅助,单凭一个于谦楞是斗不了宫廷边儿上的王振。擅权七年,家产计有金银六十余库,英宗对他是信任有加。
土木之变
19岁的辽宁工业大学一卡通明英宗朱祁镇,从少年天子长成热血青年,正是意气风发,想有一番安邦定国的时候。这个时期,三杨淡出政坛,王振开始专权,而瓦剌部也先大举入侵。于是就有了正统十四年,王振怂恿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草率亲征瓦剌部也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的结局是惨痛的。王振被将军樊忠所怒杀,明英宗朱祁镇突围不成被俘。而这个事件也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北京保卫战
大明朝的皇帝被瓦剌部也先俘虏了,但朝政得有人管,北京城得有人抵抗。为了发起北京保卫战,兵部侍郎于谦拥戴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即位为明代宗,也就是景泰帝。之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坚守北京,整顿边防积极备战。
于是就有了也先押着明英宗朱祁镇来到德胜门,于谦率领各路明军奋勇抵抗。北京保卫战的结果是显著的,大破瓦剌军,也先率军撤退,多次打退了瓦剌多次侵犯。
眼看押着个明朝前皇帝朱祁镇,却占不到便宜的也先。索性就在1450年把明英宗朱祁镇给放回了北京城。山雨欲来风满楼,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大明朝的前皇帝和现皇帝搁在一块儿,能不出事儿才怪,更何况现在的明代宗朱祁钰在襄王时期,可也是储君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