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溥(1372―1446),字弘济,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时人称为“南杨”。他与杨荣同为建文二年进士,同授编修,但是两人的仕途经历却大不相同。杨荣因其后被检入内阁,又不断跟随成祖北征而成为永乐朝的近臣。杨溥却因为被选侍太子朱高炽为洗马,成为太子身边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汉王朱高煦夺嫡的威胁,并且一度为这场夺嫡斗争而入狱。
永乐十二年(1414)闰九月,成祖北征回师,太子朱高炽遣使迎驾稍迟,汉王朱高煦乘机进谮,成祖一怒之下,下令将东宫官属全部逮治下狱。这成为继解缙入狱后,立储之争中的第二场大事变。当时只有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金忠因系成祖“靖难”旧人而幸未被祸。金忠是个敢于仗义执言的人,他不顾触怒成祖,以身家性命力保太子,才使太子未遭废罢,但是作为东宫宫僚的杨溥、黄淮等人却因此事件而被入狱,而且一系即长达十年之久。杨溥的出狱是在十年后的永乐二十二年(1424)八月初五,也就是太子朱高炽得到成祖遗诏的第四天。十天以后,太子朱高炽正式即皇帝位。即位后的第三天,杨溥被授官翰林学士,重新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对于杨溥的受祸入狱过程,仁宗心里是十分清楚的。但是这时候他对于杨溥更多的大约只是同情,因为除去杨溥因作为东宫宫僚入狱之外,朱高炽起初对于杨溥本人其他方面的情况似乎也并不十分清楚。根据史书所记,杨溥做太子洗马时,使得太子朱高炽对其赏识的事情只是他有一次将汉文帝的史事类编以献。这大概只能算是儒臣们一般常做的事情了。其后杨溥便归乡守丧,直到太子监国,才被命起视事,随后便发生了迎驾事件。
从仁宗即位后对于杨溥的安置看,显然是有些因人设事的味道。洪熙元年(1425)仁宗在思善门建立了一个名叫弘文阁的机构,选诸臣“有学行者侍值”。这样的安排实在是令人感到莫名其妙。被荐入阁的都是些无名无为的儒士,而杨溥则被命掌阁事,并且得赐给阁印。当时仁宗曾经对杨溥说:“朕用卿左右,非止学问。欲广知民事,为治道辅。有所建白,封识以进。”其后杨溥再授官太常卿,仍掌弘文阁事。数月之间,连授三职,足见仁宗对于杨溥的关切之心。但杨溥虽三受其职无缝方管 舜冶金属,却并未得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杨溥真正走上朝廷重臣仕途,是在仁宗去世,宣宗即位以后。
宣宗即位后,罢弘文阁不置,杨溥被检入内阁,开始与杨士奇、杨荣等阁臣共掌机务。
宣德、正统间,名臣称三杨先生,以文贞(士奇)为西杨,文敏(荣)为东杨,盖初以姓同,亦略因居第以别之。文贞固出江西,而文定郡望每书南郡,乃因以南杨号文定焉。从此而始有“三杨”之称。杨溥也从此开始与东、西杨有了并驾齐驱的地位。但是这最初的入阁只有四年时间,杨溥便又因母丧而归,而且起复后却并未再度入阁掌机务。也许是因为在仕途上长期受挫的缘故,杨溥与杨士奇和杨荣在性格处事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他在为人处事上有时显得过于谨慎,就连上朝时也总是低头循墙而行。但是像他那样已经取得了内阁重臣地位的人物,这种小心谨慎的举止,又给人一种老成稳重的感觉,更何况杨溥本人在律己方面又确实足以作为百官的楷模。这一切都决定了杨溥在明前期政治中的地位。当宣宗急于以改变吏治解决国家经济中的一系列问题的时候,在内阁中真正能够起到作用的还是杨士奇那样通于决策的干吏,但是当国家政治转向简约守成的时候,老人政治便对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杨溥虽然是“三杨”中年龄最轻的一个,但却是在处事上最为老成的一个。待到正统初年,“三杨”便完全以三朝元老而构成了一个最为稳定的政治三角。
正统初政的特点是国家政治的因循化与英宗皇帝的少年登极。这也便确立了“三杨”必然的重要位置。所以自从英宗登极起,杨溥便与杨士奇、杨荣忙于开经筵、择讲官以及慎选宫中朝夕侍从内臣之事,三朝元老的治事风格得到了充分表现的机会。这很得张太后的欣赏。外有老臣,虽然皇帝年幼,她也感到放心而不必由自己去垂帘听政了。女人往往比男人更加注重旧事与感情,对于在朝的五位重要辅臣,她有时便会更多想到杨溥。一次她将英宗召到便殿,又召来英国公张辅、杨士奇、杨荣、杨溥和尚书胡■。“卿等老臣,嗣君幼,幸同心共安社稷。”张太后将这五位老臣作为了正统政治的核心。而她同时又专门再将杨溥召到近前,说道:“先帝每念卿忠,屡加叹息,不意今尚见卿。”杨溥伏地而泣,太后亦泣,左右皆悲怆。这种气氛的感染,比之任何方式都更为有力地确定了杨溥在正统时代的地位。当张太后指着五位大臣向年幼的英宗要他“皇帝万几,宜与五臣共计”的时候,杨溥在五人当中已经不再是一个附入的人物。正统三年(1438),杨溥进官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史书中说:“溥后士奇、荣二十余年入阁,至是乃与士奇、荣并。”但这也到了“三杨”政治的尾声。这一年在馆阁的学士七人,杨士奇七十四岁、杨荣六十八岁、杨溥六十七岁,其中最年轻的也在六十岁以上了。而这个朝廷的政治似乎也如同这些老人们一样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些参预机务的老臣们居然开始仿唐、宋洛中诸老的样子去搞起一个真率会。“约十日一就阁中小集,酒各随量,肴只一二味,蔬品不拘取,为具简而为欢数也。”具简而欢,这不仅成为当时这批老臣们的生活性致所在,而且成为了他们政治性致的所在。他们自身感觉已经生活在了一个太平盛世之中,而他们则是那种盛世华贵的台阁体风气的开创者。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第一个对于这种老臣政治提出异议的人物,竟是那个明朝前期最具反面形象的太监王振。
“朝廷事赖三先生,然皆高龄倦瘁矣。”王振的目的当然是要通过人事的变更减轻“三杨”对于当时政治的影响力。“老臣当尽瘁报国。”杨士奇回答道。杨荣却截住话题说道:“不然,当荐几个后生报主耳。”
其后杨荣推荐了陈循、高谷等人,按照杨荣的解释,与其让王振之流去随意任人,还不如事先检选自己的人,以为今后安排。
三人当中只有杨溥并无建言。这大概就是杨溥的性格特点所在,在身处其境的政治斗争中,他似乎总是缺少那么一种敢于面对的勇气。他诚然是一位正人君子。当他被谗入狱的十年当中,家人供食数绝,他却读书不辍,以“朝闻道夕死可也”的精神维持着自身的意志与尊严。他在朝当政的时候,儿子自家乡来京省亲,当他从儿子口中得知途中只有江陵知县待其甚简时,他却因此而知其贤,并将该县令荐升德安知府。这就是杨溥其人,他有甚多的律己,却缺少东、西杨那样鲜明的性格。他是一位正臣,却不是一位无可指摘的正臣。这一切在杨荣、杨士奇先后去世以后,就愈发变得明朗起来。所谓后进望轻,杨溥孤立,都不能解释他在朝的最后几年中王振专权的形成。所以当“土木之变”发生后,人们追思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有人会过激地起而争暴其短,认为他“依违中旨,酿成贼奄之祸”。这也许是过于苛求他了
趣闻轶事
少年杨溥应对救父
明代诗人杨溥,曾任翰林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他自幼聪慧过人,10来岁就精通诗对,常常妙语惊人。 有一年,他父亲因一桩公案株连,被抓入县狱,亲友们都急无对策,杨溥便跑到县衙去向县官求情。县官见他年纪小,胆子却不小,口才又好,想试试他的才识,便出一上联要他对:
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
这是一拆合字联,把繁体的“图”字拆成四个口字,又指明内外“口”字的关系。县官借此暗示,我乃一县之宰,主管万民,一切由我做主。 杨溥明白县官的意思,当即对曰:
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这下联对得确实巧妙。把繁体的“伞”字拆开,成5个“人”字,其中一个大“人”字遮着4个小“人”字,反映了5个“人”字之间的关系,既应对工整,又奉承了县官。县官听了十分高兴,随即答应杨溥的请求,把他父亲释放了。
注:上联中“归”一作“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