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第五讲 党争式生存

    明朝有一个很明显的特色,就是“内耗”。这种内耗,不但表现在皇帝把治理国家的精力放在个人的享乐和私人情绪上,而且表现在朝臣内部旷日持久的党争方面。可以说,明朝的大臣,保持着一种“党争式生存”的状态。

    不磊落的“高尚者”

    历代的党争,基本上都是士大夫之间因为政见不同或有私人恩怨而展开的,而则不同,明代的党争,从一开始就带有意气之争的色彩,而且,到了后来,士大夫越来越不光明磊落,他们往往打着正义的旗号,而私下却上下其手,不是使用阴谋诡计,就是勾结宦官清除异己。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汉族皇朝,明朝士大夫的表现对明朝的历史影响很大。虽然明朝灭亡的原因有腐败的一方面,但窃以为明亡的主因是宦官专权和士大夫的门户党同伐异之争。而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和士大夫有关,可以这么认为:明朝的士风堕落最终葬送了明朝。

    屡败屡战的士大夫明太祖驱逐蒙古人,建立明朝后,在中央、府、州、县设立学府,教授儒生《四书》《五经》等。这些学校为明朝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士大夫们 受的正统忠、孝、礼、智、信的教育使他们自然以国事为己任。明初的士风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一个是明太祖因为不满的言论,要把孟子在孔庙的配享地位取 消,结果大臣们以死相谏,冷血的明太祖也只能让步。不敢取消孟子的配享地位。第二件事就是靖难之役,建文逊国,永乐夺位,方孝孺等文官拒不接受永乐,结果 自杀、被杀的人甚多。方孝孺甚至十族被屠。方虽无治国经世之才,但他的忠心可嘉,气节让人佩服。

    仁宣时期,出现了三杨这样的名臣,虽 然三杨都不是以死进谏之人,但辅佐皇帝治国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成为一时之名臣。宣德年间,宣宗在皇宫内开设内书堂,开始教小宦官读书识字。为以后宦官专 权打下了基础。王振在这个时候入宫,因为王是读书人出身,显然要比那些粗通文墨的小宦官强很多。而且王当过学官,官场的那一套也比较吃得开。王受到宣宗的 重用,成为皇太子(英宗)的老周司农 行为艺术师。

    正统元年(1436年),王振被任命为司礼太监不久,一天,他对杨士奇和杨荣说:“朝廷事久公等,公等皆高年,倦矣。”这意思就是要杨士奇和杨荣“倦勤”退休。

    杨士奇说:“老臣尽瘁报国,死而后已。”杨荣却顺着王振的意思说:“吾辈衰残,无以效力,当择后生可任者报圣恩而已。”王振听了杨荣的话很高兴地走了。 杨士奇责怪杨荣失言。杨荣说:“彼厌吾辈矣,一旦内出中出片纸,令某人入阁,且奈何?及此时进一二贤者,同心协力,尚可为也。”

    杨士奇也同意杨荣的意见,不久就荐曹鼎、陈盾等入阁。杨士奇和杨荣都是四朝元老,是当时的首辅,在朝廷威望极高,刚任司礼太监不久的王振,竟然提出要他们“倦勤”。而杨士奇,杨荣怕拂逆王振的意志而遭罢黜,只好赶紧推荐一些正直官员入阁。

    等到了太皇太后张太后去世,三杨等老的老,死的死,王振更加为所欲为,实现了他的专权统治。朝臣们甚至见了王都要行跪拜之礼。

    虽然“土木之变”时王振被杀。英宗也只当了22年皇帝。但宦官专权却并没有结束,而是愈演愈烈。英宗的儿子宪宗即位后又重用汪直,宪宗在锦衣卫和东厂之 外,又成立一个特务机构——西厂,由汪直负责。汪直利用西厂,凭个人好恶,兴大狱,制造冤案。激起了士大夫们的强烈反对。大学士商恪上奏据理力争,项忠等 人也弹劾汪直,明宪宗虽然恼火商的奏章,但最后还是取消了西厂。可是宪宗也并不是真心取消西厂。不久,又重开西厂,商恪因此致仕,一批正直的大臣也去职。 汪直得势后,朝臣王越、陈钺依附汪直。二人充当了汪直的爪牙。

    在正统到成化这段时间,虽然有王振、曹吉祥、汪直的专权,但明朝的士大夫群体对太监们的擅权还是坚决抗争的,除有个别败类投靠宦官,绝大多数士大夫还是耻与宦官搭上关系的。

    宪宗死,即位的是他的儿子,明朝中兴之主明孝宗。孝宗是明朝最后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任用贤能,礼敬群臣。在他18年皇帝任期内,没有廷仗,没有文字 狱(即使在公认的明君仁宣二帝时,也做不到这点),对朝臣们不名而呼之为先生。明代士大夫的地位在孝宗时最高。马文升、刘大夏、刘健、谢迁、李东阳都是弘 治名臣,而刘、谢更与三杨齐名。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商,后称刘、谢。

    被批掉背梁骨的精英但士大夫的地位随着孝宗的去世而 急转直下了。孝宗的独子武宗即位。15岁的正德皇帝生性爱玩,信用原来东宫的旧人刘瑾、谷大用、马永成、张永等八人,这八人实际上是他玩伴。刘、谢、李三 人见武宗宠信奸佞,将孝宗时的善政“变易殆尽”。于是多次上表要求武宗停止玩乐,专心朝政。但武宗只是答应而不实行。

    刘、谢等朝臣于 是和司礼太监王岳联合准备让皇帝杀掉刘瑾等人。迫于士大夫们的巨大压力,武宗同意将八党南京安置。但刘、谢等并不满足,准备在第二天采取进一步行动。这件 事被一心想向上爬的焦芳告密刘瑾。刘瑾立即找到武宗,跪着哭诉说王岳等人要制他们于死地。武宗听了他们添油加醋的话,非常愤怒,命刘瑾掌司礼监,马永成掌 东厂,谷大用掌西厂。又将王岳充军南京,第二天又准刘、谢致仕。后来刘瑾又将刘、谢等53人列为奸党,士大夫在与太监们的斗争彻底失败。

    这个向刘瑾告密的焦芳后来成为《明史》阉党传第一人。刘瑾专权后,因为有人写匿名信状告刘瑾不法,刘瑾大怒,矫诏让朝臣们跪在奉天门下,其嚣张可见一 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后刘的失势,还是因为杨一清通过八党另一人张永影响武宗,才将刘法办。是因为太监内部的矛盾才除掉了刘。

    终明一世,士人和阉人的斗争都是士人失败,主要原因就是太监们得到了皇帝的支持。而在正德年间,士大夫中出现了阉党,说明明朝的士风开始堕落了。

    明代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中叶以前,士大夫知重名节,虽以王振、汪直之横,党羽未盛。至刘瑾窃权,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居内阁上。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