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少年时跟随以来,从为他平定地方割据势力,到最后推翻的统治,戎马一生,战功赫赫,是当之无愧的大开国第一功臣。当朱元璋听到他去世的消息的时候,立即命令正在朝堂议事的所有大臣和自己,放下所有的事情去看他,身为臣子能获得这份礼遇,非常罕见。同样我们也知道,历史上因为“功高盖主”而被事后清算的人不在少数,那么朱元璋为何对他如此看重并且信任有加呢?
一分得清“哥们”和“臣子”的关系
朱元璋和徐达的出身大体上很相似,都是当时社会上比较底层的人物,两个人自相识以来,关系非常的要好,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每次徐达带兵出征归来时,朱元璋设宴款待于他,二人还是以兄弟相称。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遇到正式的场合,徐达对朱元璋的态度就变的非常的恭敬谨慎,完完全全的执臣子礼节。
有一次,朱元璋为了表彰徐达的功绩,要将自己住太原黑狐社团过的一处旧邸送给他,徐达坚决推辞。于是朱元璋想了一个办法,在吃饭时将徐达灌醉,然后让人抬到旧邸里去,徐达醒后大吃一惊,慌忙跑下台阶,俯首跪在地上自呼死罪。朱元璋从旁窥视,看到他这么害怕非常高兴,命令有关官员在旧邸前为徐达建造府第,并在宅前立坊题上“大功”两字。
徐达之所以会对朱元璋非常的恭敬,是因为他知道,随着朱元璋身份的不断变化,其思维模式和对事物的看法就会发生变化,如果还是跟以前一样,无论在任何场合下都和皇帝“
称兄道弟”,那么离倒霉也就不远了。二不忘初心
因为其出身低微,可谓品尝过世间疾苦,因此他在选拔人才之上更加看重的是个人品质,而恰恰是一个道德品质极高的人。当丞相时,想结交徐达,徐达很轻视此人,不予理睬,胡惟庸便贿赂徐达的守门人福寿,让他设法对付徐达。福寿揭发了胡惟庸的计划,徐达也不追究,只是时常向皇帝进言说胡惟庸不能胜任丞相之职。后来胡惟庸果然倒台,皇帝为此更加重视徐达。
三做好本分
徐达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带兵归朝时,总是第一时间让人将大将军印章呈交给皇帝,这一点朱元璋是非常的欣赏的。我们要知道,徐达一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独自领兵在外,大权独揽。他的这一做法就是向皇帝表明立场,自己绝不贪恋权力,大将军印章在自己这里只是为了行军打仗,待结束后马上上交,也体现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维护,试问,这样的臣子部下,又有哪个皇帝不喜欢呢?
关于徐达的历史评价,朱元璋最后总结道:“领命就出发,成功就回师,不骄纵不浮夸,不贪恋女色,不贪婪钱财,忠良正直没有瑕疵,如同日月一样亮洁,只有大将军一人而已。“既然有如此之高的评价,出现文章开头的那一幕,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