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朝代历史
朱元璋的事业:经济建设、增添“二奶”、监视军队领导、学察天文占卜
从祝宗、康泰之乱到蒋英、刘震之乱再到李佑之、贺仁德之乱,至正二十二年(1362)新年开启后的两个月内连续发生了3起影响较大的叛乱,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不能算作是偶发事件吧。那么为什么会连连发生叛乱?对于这样的问题当时似乎没人去追究责任,人家“第一领导”正在忙着呐!那么这段时间内在忙什么?笔者汇总各种史料,发现那时的朱元璋正热衷于做四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进行经济建设,精确一点来说,就是想办法把老百姓管起来,不让他们乱跑,这样就有了稳固的赋役征发对象。据《明实录》的记载,朱元璋西征远行回来后就一直待在应天,没有外出,叛乱发生前后他似乎一直在忙于抓经济建设:在南京周围搞屯田,组织流亡百姓返回家园,开垦荒地,恢复生产;派人勘查田地、户口,建立赋税制度;令李善长等制定盐法、茶法和钱法等,目的就是为他强烈意念中的帝国“一统”大业提供可持续性的物质支撑。
第二,满足个人感官的愉悦。对于朱元璋的私生活层面,尽管官书予以极度的粉饰,但是私人笔记或书籍中还是有所披露:从渡江到平定江西、浙东三地之乱,朱元璋在这6年中至少“娶”了3个美女为妾,一个就是攻占太平后与陈先交战时新娶的孙夫人,另一个也姓孙,永乐时期出任北京刑部侍郎刘辰记载说:听人讲常州孙姓府判的女儿长得特别漂亮,朱元璋花了很多心思,托了好多人,最终将她弄到了手。
差不多同时,朱元璋还听说老家有个胡姓寡妇非同一般。胡寡妇原本是濠州人,因为丈夫短命,使得她年纪轻轻就开始守寡。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这不,培基光笔当时濠州有好多人就听说了胡寡妇的美艳,动足了脑筋想抱得美人归,可胡寡妇的母亲不同意啊。也不知怎么搞的,这事被已经远走他乡在南京城里做着日益膨胀的皇帝梦的朱元璋知道了,他可是人世间顶级“采花人”,现在又是一方枭雄,要个把女人那是小菜一碟。于是朱元璋就托人去说媒,没想到胡寡妇母亲一口拒绝。不久胡寡妇及其母亲因避战乱逃离了老家濠州,随军到了淮安,成了寄寓在那里的“流民”。朱元璋听说以后二度派出媒妁说客上了淮安,这淮安地盘上的“父母官”平章赵君用可听朱元璋的话了,当媒妁说客来到淮安向赵君用说明来意时,赵大人二话没说,也不管胡寡妇母亲同意不同意,就动用官差将流寓在淮安的美艳胡寡妇及其母亲一同“送”到了应天朱元璋处,随即胡寡妇就被朱元璋占有,据说后来被立为妃。
朱元璋渡江前已经拥有了正妻马氏和“新娶”的两个郭美眉,也就是说当时为朱某人提供性服务的已有3人,现在又增加了3人,这下他可忙了。
第三,调整和加强对各地军事要地的监视。美眉多了,自然要忙,不过再忙,对于自己的“主业”朱元璋还是极度上心的。从要饭的叫花子到今天称雄一方的霸主,朱元璋最清楚不过的道理是:有了枪杆子就能拥有一切!为了将枪杆子牢牢地掌控在老朱家,他沿用过去传统的养子制度,至少收了二三十个养子,如今这些养子逐渐长大了,也该叫他们做事了。战争年代最忙碌的事情莫过于军事攻守,养父为军事头领,养子们自然而然也就在军旅生涯中学到了许多,不过最佳的学习途径莫过于让他们到自己的军事据点上去历练历练。除此之外,收养养子还有个常人不大意识到的好处,那就是叫他们为养父去监督那些驻守一方的军事领导。当时朱元璋在各军事据点上几乎都安排了养子,“与将官同守”,应天附近的镇江用周舍即沐英,宣州用道舍即何文辉,徽州用王驸马(原名不可考,但既然是朱元璋的女婿,那就不用担心了),严州用保儿即李文忠,婺州用徐司马,处州用柴舍即朱文刚、真童,衢州用金刚奴、也先,太平用朱文逊,等等。有这么多的养子在为自己看着各地军事重镇,这下朱元璋可放心多了,“我太祖举义濠梁,得、常遇春及廖、康、汤、耿等,举称名将已,足以辅翊圣君,攻克城池,勘定祸乱,而况兼用心腹之义子,与将同事,一时云集,分疆固守,反顾无虞,而一统规模可以预卜矣”。将这段话说得简洁直白点,那就是说,按照当时的朱元璋政权架构的态势,君主专制集权的大一统帝国的再建只是个时间问题。可即便如此,朱元璋还是急不可待地要这个最终的结果。
第四,观象占卜,算计着未来可能要发生的事件。有句古话叫欲速则不达。或许由于造物弄人的缘故,朱元璋越是急着想要结果,结果越是迟迟不出现,且还一波三折:江州大捷后,进攻湖广受挫,祝宗、康泰叛乱,蒋英、刘震叛乱,李佑之、贺仁德叛乱……虽说后三者都被迅速地摆平了,但此时的朱元璋却特别想念一个人来,他就是军师。刘基出山后,曾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朱元璋算了几卦,应天之战能不能打赢?刘基一算,行!后来果然将陈友谅打得落花流水;至正二十二年远征湖广好不好?刘基说:“一去便得,然得不得,直到正月尽间二月内可得。”果然在湖广进兵时遇到了陈友谅手下将领的诈降,后他们坚壁不出;刘基回老家处理母亲下葬事宜之前曾反复嘱咐:“陈友谅、张士诚目前一时半会儿不会有什么大举动,倒是浙东的苗兵和江西洪都新附降将要多留心!”四个月后果然这几个地方都一一出事了……前后几次占卜看相预言皆应验,刘基“神人”之美名越来越响。尽管当时还有秦从龙、陈遇和王冕等占卜大师,但在朱元璋的内心似乎更倾向于刘军师,甚至几乎将刘军师的预测作为自己重大行动的指南。
其实从星象占卜研究角度来讲,朱元璋也不完全是个门外汉,曾经学过。那是当年亲征婺州经过兰溪时,大将胡大海推荐了一个精通此术的老和尚叫孟月庭,他就拜了这个月庭和尚为师,在婺州浙东行省署衙东建造了一个观星楼,夜夜登楼观察天象。最关键的还在于,他深得月庭大师的指授,这本身就是件很不一般的事情。因为天文占卜在古代被人们视为观察天机、天象的最佳通途,是掌握“天人合一”秘密的不二法宝,因此此类活动一般都由帝国皇家所专控,民间人士不得私习。而朱元璋想要夺取帝位、统一天下,这在当时人们看来就必须要“看懂”天象,但在民间草野懂天象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当月庭大师教授他天文占卜之学时,着实将他激动了一番,甚至还想叫月庭和尚还俗娶妻,可月庭和尚不干。朱元璋没法强求,但没忘了在回应天时,将月庭和尚给带上,“待之甚厚”。
这可能是朱元璋学习天文占卜拜的第一个老师,后来他身边的天文大师越来越多了。老师越多,学生应该学得更好。可问题是这个“学生”本身就没什么文化,没文化的人要读懂“天书”,那就比登天还难,唯一可行的捷径就是让老师们给这个特殊学生多“看看”、多“算算”。而在这个看看、算算过程中,天文占卜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多元性决定了各人的判词各不相同。据说当时刘基、铁冠道人张中与月庭和尚的“卜辞”有很多都不合,最为要命的是,天文占卜学不仅对于在位的统治者而且对于像朱元璋这类潜在的帝国统治者来说,都十分忌讳下人们学习和随意流播的,可就在这样大是大非问题上,月庭和尚却犯了大忌,被朱元璋发配到了和州去劳改,后来听说他在劳改地又口出狂言,诽谤“朱圣人”,最终被“朱圣人”派遣的校尉给杖杀了。
-
- 热点推荐
-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