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荡然无存的南京明皇宫与北京故宫“前世今生”

    在解开都城南京和明皇宫的一系列谜团之后,我们看到了明代南京的种种奇特景观:明皇城建在湖中;明皇宫偏隅城东;都城呈不规则形;宏伟、稳固但又简朴。然而遗憾的是如今您到南京来,除了能见到宏伟的明城墙外,明皇宫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究竟是为什么?有人说,北京故宫就是南京明皇宫的“复制品”,真的是这样的吗?600多年前南京城里的那座被外国人称为世界第水净网一大皇宫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我们不妨借用历史文献的记载来“还原”一下明皇宫的本来面目:明皇宫分为两大部分:宫城与皇城,我们先从最里头的宫城讲起:

    明皇宫的内城——宫城

    明宫城的位置:将家安在南京城东的燕雀湖上?

    明皇宫已毁了,好多书上都没有说清楚南京明代宫城的确切位置。现在许多人认为,明宫城就是今天的明故宫遗址公园;还有的人认为,明宫城除了今天的明故宫公园以外,外加午朝门公园的一部分。这些观点正确吗?

    不够正确。以本人在南京的实地考察和参考历史文献资料,结合前辈师长们的考证,认为明代南京宫城所在的位置应该是在今天南京城偏东南的明故宫公园,外加马路对面的整个午朝门公园。原本这两个地方是连在一起的,近代时被辟出的中山东路中间横穿了,两者合在一起这才是历史上明宫城所在的位置,即南起今天午朝门公园南门的午门城基,北到今天明故宫公园的北门(靠后宰门那一头),东自今天南京东华门西侧,西至西华门东侧。从平面角度来看,明宫城整体上呈正方形状。

    这个地方在明朝建造明宫城以前原本是一片湖泊,这个湖泊名叫前湖,为什么叫前湖?

    如果我们仍以古人极其推崇的满是龙气的钟山为“参照物”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前湖”正好位于钟山西南,临近明京师城垣东北角。因为在钟山的南面,按照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居住方位的习惯——南面就等同于前面,故名“前湖”。相对而言,今天称为玄武湖的位于城之北,同样的习惯称呼,北面就是后面,因此玄武湖过去被称为“后湖”。换句话来说,钟山的一个角——朱元璋时代人们称之为“龙头”(燕雀湖)的北面山冈将“前湖”与“后湖”中间“隔开”了,使得南京城里曾经最大最美的两个“姐妹”湖泊遥遥相望。

    燕雀湖为什么又叫太子湖?

    明代建国前,前湖湖水很深又很广,可能与玄武湖差不多大小,它的确切位置应该在今天的南京城的东部:南自午朝门公园中部以南一点,北至后宰门街,东起紫金山脚下,西到黄埔路。它贯通秦淮河和青溪,不仅是古代南京城的主要的水利通道,也是南京城的主要的风景名胜。每逢春秋佳节,达官贵人、文人骚客莫不趋之若鹜,都想一睹前湖的美丽容姿。“前湖”又有一名叫“太子湖”或“燕雀湖”。那么到底为什么“前湖”又叫“太子湖”或“燕雀湖”?这里有一段凄婉而美丽的典故。

    在历史上六朝时期的梁武帝是以当和尚当得出了名。他一生中多次把自己“舍”给了庙里,将国事弄得一塌糊涂。但据《穷神秘苑》所载:尽管作为皇帝的梁武帝不咋样,可他的太子萧统却是一个恭谦好学的聪明之人,且才华横溢,文质彬彬,笃信儒佛,又爱好文学。他曾经召集当时的好多文学家在一起,将中国先秦以来的一些文学佳作选编成册,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精品集——《文选》60卷。萧统什么都好,就是身体比较羸弱。有一次,他到玄武湖边游玩,一不小心,掉进了湖里去,虽说没有被淹死,但也因此受凉又受了惊吓,一下子就病倒了,且还病得不轻,不久之后就病死了。死后被人谥为“昭明”,世人称之“昭明太子”,他所主编的《文选》被称为《昭明文选》,他生前在南京、常熟等地读书、编书的地方,被人称为“昭明太子读书台”。

    太子萧统死后,梁武帝非常痛心,下令将太子厚葬于“前湖”边上。可没想到昭明太子死了还不得安宁,宫里有个太监老早就觊觎昭明太子墓中的珍宝,他乘人疏忽之际盗墓。谁知刚把宝物挖出来,正准备喜滋滋地往回走时,突然间也不知道从哪儿飞来了漫天的燕雀,直往太监身上啄,让他寸步难行。这下可引起了看墓官员的注意,他们从太监身上搜出了被盗的宝物,并把他押解到梁武帝跟前,交予梁武帝处置。

    梁武帝思念太子萧统,下令将宝物赐给了太孙,且让人重修了昭明太子之墓。传说在重修太子墓时,又飞来了数万只燕雀,它们非常有灵性、嘴里衔了泥和稻草之类的东西来帮助人们修葺太子的墓地。当时在场的人都大受感动,从此人们就将前湖叫做太子湖,又称燕雀湖,以此来歌颂这些燕雀对太子的可歌可泣的真情。

    朱元璋将田德满扔进了几十万平方米的燕雀湖,燕雀湖“填得满”了?

    燕雀湖因美丽而引人驻足,因凄婉而使人牵肠,六朝时燕雀湖因昭明太子的故事又多了几分厚重。因此无论是作为割据江南的小朝廷都城还是成为大一统帝国的地方政权官衙所在,南京城里的达官显贵和文人缙绅每逢时令佳节都会前去燕雀湖饱览美景,燕雀湖成为古都南京的一大名胜,更有一些贪婪的官员在湖畔筑有别墅,宽广的燕雀湖以它的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历代各色的人群。但是,到了元末明初,燕雀湖这个美丽的湖泊被人瞄上,这个人不仅要占有她,而且要使她永久地窒息,那就是朱元璋填湖盖宫殿。

    前面我们讲过,朱元璋为占住钟山“龙头”的皇气,下令调集几十万民工(有的书上说有20万),开始填湖。但由于燕雀湖的湖面实在宽广,整个地势低洼,填湖填了好久都未能填满,那怎么办呢?当时有人传言南京南郊的江宁县有个老头叫田德满(谐音“填得满”),朱元璋是个十分迷信的人,听说有田德满(谐音“填得满”)的,就派人去找了。您还真别说,果真找到了这么一个叫田德满的人。老汉被找来以后,开始被当做神一样。朱元璋煞有介事地举行了一些祭祀的仪式,还将田德满封为“湖神”。一切停当之后,最终把他给绑了起来,然后活活扔到湖里去,据说不久燕雀湖还真的被填满了。所以老南京有一种说法叫做“湖神田德满”,如果真有这么个人,他可真够倒霉的。

    这是传说,但据有关资料讲,由于填湖工程确实太大了,死了不少民工,耗费的土石不计其数,所以老南京有这样的说法“移三山填燕雀”,大概就是说将南京城西的三山铲平了才填满了燕雀湖。最后不知何故留下了今天南京城中山门外北面明城墙边的小湖泊——过去燕雀湖的一角。我个人认为,很可能朱元璋觉得这个填湖工程实在太大了,只要他的宫殿可以营造,留下这水域一个角也不碍什么事就行了。

    燕雀湖被填,南京城东的水域青溪就失去了水源,以后逐渐地淤塞,最终消失了。由此,南京城原本的水域生态环境受到了巨大的破坏。为了大一统帝国的长治久安,牺牲个把河流甚至死些小蚂蚁般的小民又算得上什么呢?这就是历代大一统专制君主的政治逻辑!填湖建造的明皇宫后来被毁了,是不是因为当年也是一项“豆腐渣”政绩工程所导致的?这湖是填满了,在这填平压实的燕雀湖上密密麻麻地打桩,同时开始构建地下水道,再在要砌墙的墙基下全部铺上巨石,接下来才是建起异常雄伟的大明帝国的宫殿。那么,这座靠填湖打桩建造起来的皇宫,质量能有保障吗?明皇宫后来毁了是不是因为当年也是一项炫耀政绩的“豆腐渣”工程所导致的?对于现代技术都很难解决的抗沉降问题,当年明皇宫建造能克服么?

    显然不能!从事后的实际情况来看,明皇宫建成后,地基就开始下沉,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明宫城所在的位置正好是人造出来的燕雀湖湖心,它本身的地基牢固程度就不够,纵然填湖又打桩,但其地质结构毕竟比不上自然地质那般结实,地基下沉是不可抗拒的。明代历史学家谈迁曾说:“六朝旧址,俱近秦淮,都城东自白下桥止。圣祖(指朱元璋)拓城东及钟山之麓,填前湖,立大内,规制虽宏,属在东偏,又地势中下,清溪外流。圣祖晚悔之,虑改建病民。”

    第二,进了明皇宫,皇宫内的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这些高大宫殿建在原先的“湖中”,重力太大又不均衡。问题就在这里,如果将明皇宫整体布局调个个,不是坐北向南,而是坐南向北,那么,就可以把皇宫三大殿的重力压在了今天午朝门公园南边的自然地质结构的土地上,也就不大可能会出现上述那种严重的地势下沉事情了。当然我们现代人仅仅是假设,且朱元璋是个很迷信的人,他根本不可能违背中国传统的风水术与建筑习惯及皇家宫殿建造的根本准则的,所以最终只能是任由明皇宫下沉。晚年朱元璋从午门进入皇宫后,一路往家里走,越走越低。因为整个皇宫地势呈南高北低的趋势,用他的话来讲就是“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宫城前昂后洼,在十分迷信风水的朱皇帝看来,是一种不祥之兆,隐含着对大明江山社稷和后代极为不利之意。于是他就萌生了迁都的念头,找个风水更好的皇气十足的宝地——长安,接着就派了太子朱标出使陕西,考察长安地势。谁知,老天不长眼,似乎有意在作弄人,朱元璋没“走”,朱标太子倒是先“走”了。这时年事已高的朱元璋已经没有精力再去张罗迁都事宜,只能听天由命了。

    明宫城的4道主门和10道小门虽然明皇宫的选址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其宏伟的气势还是为世人所称道。那么,这座曾经辉煌过的明皇宫,它的结构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南京“紫禁城”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

    到过北京的读者朋友都知道北京的紫禁城,但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南京紫禁城,其实北京的紫禁城就是南京紫禁城的“复制品”,而在明朝人们习称紫禁城为“大内”,也就是宫城。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把宫城称为紫禁城呢?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