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第二节 太子病死,太孙嗣位

    朱棣的童年是缺乏父爱的,这与他并非朱元璋的长子也有很大关系。那么,他的人生与“人生追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呢?这还要从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俩的意见相左开始说起。

    由于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俩,一个是从艰苦斗争中成长的,一个是在太平环境中成长的,所以两人的性格、思想、作风及所受的教育、生活实践的影响迥然不同。朱 元璋主张以猛治国,刑用重典,运用法庭、监狱、特务和死刑来震慑官民,使人畏惧他却不知其端由。皇太子却主张周公、孔子之道,讲仁政,讲慈爱,务求治狱之 平恕,杀人愈少愈好。为了加强皇权的统治,朱元璋绞尽脑汁杀戮功臣,诛除异己。皇太子却顾及将相先前的汗马功劳,照顾亲族兄弟、师生的情谊,宽大为怀。一 个严酷,一个宽大,老皇帝命太子省决章奏,他更自作主张“于刑狱多所减省”。父子俩因此而分歧,有时甚至发生冲突。宋濂获罪时,皇太子朱标为他的老师哭 救,向朱元璋求情:“臣愚憨,没有别的老师,请求陛下哀矜,免其一死。”朱元璋大怒说:“等你做了皇帝再赦他。”皇太子惶惶不知所措,想要自系,幸亏随从 相劝才免于一死。朱元璋嗔怒道:“这个痴心儿子,我杀人关你什么事!”朱元璋一直都为马皇后的死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动辄杀人。皇太子朱标心里很不是滋 味,就劝谏道:“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听了没做声,第二天故意叫皇太子拿起一根放在地上的荆条。皇太子见荆条上都是刺,面有难色,不敢拿。朱 元璋说:“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这些刺都给去掉了,再交给你,岂不是更好?为了你能当好这个家,我才清除天下这些奸险之徒。”皇太子却说:“上有尧舜之 君,下有尧舜之民。”意思是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民。朱元璋一听更为生气,举起椅子就朝太子砸苏劳音过来,皇太子只好逃走。还有个传说讲朱元璋看 皇太子过于仁慈,有一次在太子面前让人抬过一具尸骨,以刺激刺激太子,皇太子不胜悲蹙,连声哀叹不已。

    经过这些事情之后,朱元璋、朱标父子二人意见渐渐相左,也渐渐地不喜欢朱标了。

    朱元璋过了50岁以后,精力同以前相比差了很多,希望皇太子帮助处理政务,一来是分劳,二来可以使未来皇帝的办事能力得到训练,期望将来皇太子能成为像汉文帝之类的圣君。但是,就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年仅38岁的皇太子朱标病死,一时之间,举国震惊。

    朱标的死,对朱元璋来说,是彻骨的疼痛。虽然说父子之间已经产生嫌隙,但毕竟朱标是自己的长子、未来的储君,竟然白发人送黑发人,岂不痛哉?此时的朱元 璋陷入了极度的悲哀和痛苦之中,几乎丢了性命。当他身体复元之后,头发、胡须全都花白了。他老了,国家的重担已经将他的精力压榨得所剩无几,他不知道,自 己百年之后,谁来掌管这个江山。

    但朱标的死,对于他的兄弟来说,这却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长子去世,那皇位继承人就必须重新筛选,也就是说,这一次,所有的藩王都站到了一条起跑线上,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虽然死去的这个人,是他们的哥哥,但在无上的权力面前,亲情,是可以最先抛弃的东西。

    此时的朱棣兴奋异常,他好像看到了祈求多年而不可得的金光大道就铺展在自己面前。太子哥哥在时,自己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只求能够表现得好点儿,多得些 恩宠。而现在不同了,太子一死,自己就有了竞争皇位的资格,遍览所有藩王,只有自己是战功赫赫,深得父亲的赏识。再加上自己一直以来都表现得非常出色,看 来,这个皇位继承人,最合适的人选就是他了。朱棣很开心,但现实却很残酷。

    正当所有的藩王还在打算怎么好好表现自己,以取得父王的青睐时,朱元璋再一次令所有人大吃一惊。不能从丧子之痛之走出来的他,竟把所有的对亡子的感情,全部转移到了朱标年幼的儿子朱允身上,当即决定立皇长孙朱允为皇太孙,大明朝的下一任接班人。

    这一消息传出,举世震惊。朱元璋不按常理出牌的习性大家都了解,可关系到国本,怎可如此轻率?江山交到一个少年手里,可以放心么?看来,一生冷酷决断的朱元璋,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柔软情怀。

    朱允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其父为懿文太子朱标,母吕氏。“龙凤之资,天子之表”,“头骨方圆,燕领虎头”等是古人用来从相貌上描绘“真龙天 子”的。然而,朱允一生下来额颅就有缺陷,他头盖骨又偏又歪。朱元璋一次摸着他的脑袋,叹气地说:“怎么像半边月亮呢?”但是,天资聪颖的朱允学习刻 苦,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才识过人,因此皇祖父渐渐地开始喜欢上他,并立他为皇位继承人。

    当时,朱元璋的儿子除皇太子以外,都被封 了王,安排在全国各要害之地,目的是屏藩皇室。这些亲王既享有优厚的待遇,又握有重兵,特别是在北方边境地区的亲王,在与北元的军队作战时还可以节制诸 军。这些手握兵权的亲王都是朱允的叔父,人人都做着皇帝梦。所以,他们根本看不上朱允,没把他当回事。洪武末年,问题的严重性已被朱元璋看在眼里。一 天,朱元璋和朱允在一起聊天,朱元璋说:“备边抵御外侮,我交给你的皇叔们管,只要边境上没有战争,你就可以放心地做你的太子了。”不料朱允却说: “如果叔叔们有异心,谁来对付呢?”这出乎意料的一问竟让朱元璋沉默良久,最后才问:“你的意思怎样呢?”朱允回答:“以德争取他们的心,以礼约束他们 的行,若无效就削弱他们的属地,再不行就只有更换他们的封地,兴兵讨伐是最后一条路。”朱元璋听后,默默地点了点头,觉得皇太孙更加成熟了。

    朱元璋为了使皇太孙得到锻炼,常常让他学习法律,见习政务。朱允的才智在见习处理政事时得到了表现。当时朱元璋的统治十分严酷,而朱允处理政务则以 宽大为本。他阅读《大明例律》,认为所订过于严苛,要求改订五条,这一建议受到了朱元璋的称赞。他说:“辅助教化才是申明刑法的目的,为了顺乎人情,应该 修改涉及五伦的律例。”于是他便考《礼经》,参以历朝刑法,又改订了73条。朱允在参与处理一些刑狱中,更是表现出他机敏过人的地方。常州有子杀父一 案,朱允认为是继母诬陷儿子,朱元璋不信,便拘拿了犯人的邻居、婢仆进行审问,果然朱允所断正确。原来,案中抱病多年的父亲死于庸医的错诊,继母素恨 儿子,便力证为其子所杀。朱元璋说:“竟会是这样!刑法不可不慎呀。太孙不但仁德,而且明断。我可以无忧虑了。”还有一次,朱允怀疑被巡逻的士卒提到的 7个强盗中一人与其他人不同,一审问,果然,这是一家田主的儿子,6个佃客为盗,劫其同行,他本想去自首却先已被擒,朱元璋对此事很是惊奇,问道:“你从 何处看出他的不同?”朱允回答道:“周礼》中就谈到‘色听’,《尚书》中也写到‘惟貌有稽’,这个双目炯炯、视听端详的人当然不是强盗。”朱元璋感叹地 说:“断狱者不可不读书呀!”

    由此可见,把国家交给孙子朱允,并不是朱元璋完全没有考虑过的结果,他也明白,现在国家看似安定,但外患仍在,不可掉以轻心。他为这个孩子已经安排好了一切,让自己的儿子替他守卫国土,他只要安心地坐拥天下,好好善待臣民就好了。

    可谁料想,正是这些叔叔们,成了朱允最大的噩梦……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