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郑和下东洋:为解决倭寇之祸郑和督师10万出使日本

    近两年来,海内外许多郑和研究学者开始注意郑和航海对全球叶开赶牛的影响,而且对七下西洋的航海领域提出了补充与扩展,因此,又出现一个郑和“下东洋”的问题。

    熟悉历史的读者对“郑和下西洋”耳熟能详,但是对“郑和下东洋”却大都知之甚少,其实这个“郑和下东洋”比“郑和下西洋”更耐人寻味。

    明朝建立前后,倭寇猖獗,边患频仍,明太祖朱元璋一怒之下,断绝中日交往,实行海禁,朱棣夺得帝位后,希望四海宾服,便试着开放海禁,岂料这一来却让日本浪人钻了空子,如潮水般涌来,“倭寇”势力渐大,越闹越凶,甚至有时候明朝官军都不能敌。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永乐二年四月,夷船一十一只,寇穿山,百户马兴与战死亡。寻寇苏州府松江府诸处。”

    日本浪人仅凭十几只木船,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如入无人之境,“鬼子”进村,烧杀淫掠,中国百姓避之不及,纷纷逃难,对此倭乱,明朝小说家冯梦龙在《古今小说》的《杨八老越国奇逢》一章中亦有形象描绘:“舟车挤压,男女奔忙,人人丧胆,尽愁海寇恁猖狂;个个惊心,只恨官兵无备御。扶老携幼,难禁两脚奔波;弃子抛妻,单为一身逃命。不辨贫穷富贵,急难中总则一般;哪管城市山林,藏身处只求片地。”

    必须指出的是,明朝所谓“倭寇”,与后来大举进攻中国的“倭寇”不同,不是政府正规军,而是日本政府也管不了的海匪,就像21世纪的索马里海盗,索马里政府也奈他不得。

    但尽管如此,明成祖朱棣还是决定采取中国传统“告御状”方式,将官司打到国外,于是,“郑和下东洋”的故事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先于“下西洋”发生了。

    永乐二年,即1404年,郑和督师10万出使日本。

    大名鼎鼎的“郑和下西洋”目的有五个:宣扬明朝国威、扩展朝贡贸易、寻找失踪的建文帝、迎佛牙、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而郑和下东洋的主要使命是什么?当然也不排除上述五个目的,尤其是寻找建文帝这一项秘密使命不能排除,因为按照地理方位,建文帝如果流亡海外,应该先到东洋,再到西洋,而东洋首站,当属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

    当然,秘密使命是不能在史书提及的,史书记载的,都是当政者正大光明的使命,据《明史·戎马志》记载:此次,郑和出使日本只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晓谕明成祖旨意:“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

    第二件,“许以贸易”,双方签订《堪合贸易条约》,“堪合”乃明朝朝廷颁发的执照签证,日本人在条约下,与明朝进行“朝贡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书画、资财等等,尽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而非“野蛮打劫”地拿走。

    当时东渡日本也是很艰巨的,唐朝高僧鉴真六次才东渡成功,足以说明其艰难,郑和从桃花渡(今浙江宁波附近)东渡至日本,代表明朝政府向日本政府指出应严格按照会谈内容办事,不得违背。

    此时日本,怀义王已经作古,第三代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统一南北朝,明史称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源道义”,这个日本的实际统治者,眼见明朝大队人马押送着大量宝物到访日本,也不在君臣礼仪虚名上较劲,日本执政源道义自知理亏,立即下令逮捕了倭寇首领,并保证今后不再出现类似情况,遂象征性地杀了二十多个海盗浪人、将首级送给大明使者做“投名状”,并接受了明朝封号、金印、冠服等,表示臣服,按属国的名分向明朝皇帝呈递国书,奉明正朔。

    郑和带着20多个倭寇首级和足利义满“臣服表”回国交差,朱棣找回了超越老爹的面子,满心欢喜,对日本国“嘉其勤诚,赐王九章”,又向源道义赠送了金银、瓷器、书画等物,并允许日本国朝贡团人员总数可多至二百人,在江浙贸易。

    明史学者总结“郑和下东洋”,赞其以经济手段怀柔、“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反观日本政府这一方,得到了实惠,并无什么损失。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郑和出使东洋,通过与日本国王磋商,使其本国主动出师剿捕倭寇,并绳之以法,日本国王接受了郑和的建议,接受了明朝“日本帝国”的封号和金印、冠服等,并遣使致谢,与永乐朝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签订了“勘合贸易条约”,即“永乐条约”。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