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明代高度发展的火器介绍



    我国古代对火器的研究相当出色,很早就开始了用火药来制造作战武器,比如利用火药进行燃烧、爆炸或发射弹丸等。这就是火药兵器,简称“火器”。

    在我国,火器的使用从北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明代,我国传统火器的发展就达到了最高峰。在这近7个世纪的期间里,随着火药性能的提高和火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威力更大的火器就不断地问世,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也对世界武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火器源于火药,初期虽已掌握了火药的生产技术,生产了性质不同的火药兵器,但仍属火器制造的初级阶段。至明代,才出现了我国传统火器发展的最高峰。明代火器不仅种类多,而且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

    元末明初,明太祖在重新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较多地使用了火铳作战,不但用于陆战攻坚,也用于水战之中。通过实战应用,对火铳的结构和性能有了新的认识和改进,至开国之初,铜火铳的制造达到了鼎盛时期,结构更趋合理,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形制,数量也大大提高。

    从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出土的洪武年间制造的铜火铳看,明代火器大致是前有细长的直体铳管,管口沿外加一道口箍,后接椭圆球状火药室。

    药室后面为铳尾,它的后面有安柄的銎孔,銎孔外口较粗,内底较细,銎口沿外也加了一道口箍。另在药室前侧加两道口箍,后一道加固箍。

    河北省赤城县发现的1372年造的火铳,铳身长0.44米,口内径0.02米,外径0.02米。铳身刻铭文“骁骑右卫,胜字肆佰壹号长铳,简重贰斤拾贰两。洪武五年八月吉日宝源造”。将它与内蒙古托克托县黑城古遗址发现的3件有洪武纪年铭的火铳相比,可以看出它们的外形、结构和尺寸都大致相同。

    托克托古城遗址出土的一号铳为1379年造,全长四0.44米,口内径0.02米,为袁州卫军器局造;二号铳为1377年造,长0.44米,口内径0.02米,凤阳行府造;三号铳长0.43米,口内径0.02米,也是1377年凤阳行府造。

    以上4件洪武火铳铸造地点虽不在一处,但形制、结构基本相同,说明当时各地铜铳的制造已相当规范化。

    1368年,火铳由各卫所制造,如上述数件火铳,就包括袁州卫军器局造和风阳行府造等。至明成祖称帝后,为加强朝廷集权和对武备的控制,将火铳重新改由朝廷统一监制。

    明成祖时期的火铳制造数量和品种都较洪武时有了更大的增长,并提高了质量,改进了结构,使之更利于实战。

    从1368年开始,整个明朝的军队普遍装备和使用各式火铳。据史书记载,1380年规定,在各地卫所驻军中,按编制总数的10%来装备火铳。

    1393年规定,在水军每艘海运船上装备碗口铳4门、火枪20支、火攻箭和神机箭20支。明成祖时,更创立了专习枪炮的神机营,成为我国最早专用火器的新兵种。

    明代各地的城关和要隘,也逐步配备了火铳。1387年,在云南的金齿、楚雄、品甸和澜沧江中道驻军,也配备了火铳加强守备。

    1412年和1422年,明成祖令北京北部的开平、宣府、大同等处城池要塞架设炮架,备以火铳。至嘉靖年间,北方长城沿线要隘,几乎全部构筑了安置盏口铳和碗口铳的防御设施。

    火铳的大量使用,标志着明代火器的威力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火铳也还存在着装填费时,发射速度慢,射击不准确等明显的缺陷,因此只能部分取代冷兵器。而在明代军队的全部装备中,冷兵器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16世纪初,西方先进的火器制造技术开始传入我国,进一步推动了明代火器的发展。尤以佛郎机、红夷炮、鸟铳等影响最大。

    “佛郎机”本是明代对葡萄牙、汪顶莹西班牙等国人的统称。

    1521年,白沙巡抚何儒从来华的葡萄牙船上看到一种火炮,与明军火炮相比,具有装填弹药方便、发射速度快和装有瞄准具等优点,便组织船上我国籍枪炮匠上岸仿造,取名“佛郎机”。

    红夷大炮号称“将军炮”,明末引进西方技术制造,带有炮耳和瞄准具,可以调节射程,炮身寿命长,大型者重1600千克,射程可以达到1.9千米,应该是这一类武器的极限了

    明代大将军炮在铸造时,通过增加箍来防止炸膛。1626年使用这种火炮打败后金,取得了宁远之战的胜利,也被红夷大炮击伤。

    鸟铳是明代对新式火绳枪的称呼,因为枪口大小如鸟嘴,故称为“鸟铳”,又称“鸟嘴铳”。改称“鸟枪”。

    据记载,1558年,明朝廷一次就造鸟铳1万支。而且,明代的鸟铳又有许多自己的创新。

    在当时,杰出的火器研制家赵士桢,经过潜心研制,设计和试制了多种鸟铳,有噜密铳、翼虎铳、三长铳、掣电铳、迅雷铳、鹰扬铳、震叠铳、奇胜铳等。

    其中噜密铳在尾部装有刀刃,在敌人逼近时可作斩马刀使用;震叠铳为双管火绳枪,与敌人作战时能连续发射两次,给敌人以重大杀伤;迅雷铳更是有5支枪管,共用一个枪机,轮流发射。

    明朝嘉靖后期还研制了一种“连子铳”,它的铳身是用铜铁制造的,尾部安木柄,铳膛后部装填火药,火药事先装在一节一节的小纸筒中。

    底部都用纸相隔,中通一孔,插一根火药线,药线相互连接。每节火药发射弹丸一枚,各纸筒自铳底首尾相接。

    铳膛中部竖有一个铁筒,装满弹丸,先由第一节火药发射第一发弹丸,发射完后第二节火药会自动引燃,同时第二发弹丸可自动落入铳膛,正好被第二节火药发射出去,如此循环以实现连发。这种连子铳已经具备了全自动枪械的雏形。

    明代的爆炸性火器主要有地雷和水雷两类。地雷一般用陶瓷罐或铁罐装上炸药,再用药线接上引爆装置。“万弹地雷炮”和“伏地冲天雷”是明代著名的地雷。

    水雷用木箱或铁壳密封,浮在水中等敌船靠近,拉动引爆装置;或计算好药捻燃尽时间,定时爆炸,攻击敌船。“水底雷”和“水底龙王炮”是明代著名的水雷。

    明代的火箭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并已开始广泛应用于战场,被称为“军中利器”。当时的火箭种类繁多,性能先进,有多火药筒并列火箭、有翼火箭、多级火箭、多发齐射火箭等。它们是现代火箭的先驱。

    我国古代火器尤其是明代火器的发明和应用,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军事技术领域取得的最辉煌的成就,它对我国乃至世界军事发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使战争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还促进了军队编制和装备的变革。

    知识点滴

    明代火器的大发展,朱元璋功不可没。

    朱元璋最早与火器打交道是在南渡长江的前夕,当时还驻军于江北的和州,多方招揽人才等待时机。

    在此期间,有一个名叫焦玉的匠人前来求见,并献上几十支“火龙枪”。朱元璋命得力助手在军中试射,证实这种武器能够洞穿一层皮革。

    朱元璋非常高兴,认为拥有此枪取天下就更加容易了。后来,朱元璋还大力扶持和推广新式火器,使明军装备提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