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朱元璋杀数万文人:弃官还乡也被看做要谋反

    明初死于朱元璋刀下的文人多达数万之众,开创了自秦始皇以来历代皇帝 文字狱 杀人之最。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贫苦出身的农家子弟。他从小当过放牛娃,做过贼,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后来参加红巾军造反起家当了皇帝。虽说在寺里当和尚时,从佛经中生吞活剥认了几个字,到底根基差,许多字认识模糊不清,当上皇帝后护短的自卑心理强,凭着权力胡乱杀了无数文人,造成了震惊明初的 文字狱 。 朱元璋杀人的理由很简单,凭自己对事物的片面理解,凭个人的文化素养来读臣下的奏折,凡文字中有触犯忌讳不合己意者,这些人就属杀头对象,所谓禁忌,其含义是非常广的。 就拿同音宇说吧,一般都是音同义不同。然而,朱元璋不是这样理解。凡是与自己身份有关的字和词都是犯了禁忌。举一例说吧,和尚的明显特征是光头,因此不但 光 、 秃 这一类字眼犯忌讳,就连和尚的简称 僧 这个字也被他讨厌,推而广之, 僧 字的同音 生 字也不喜欢。又如:朱元璋早年是红巾军中的一名小兵,红巾军在元朝时被称为 红贼 、 红寇 。于是,这 贼 字不管说的是谁,他总认为是在骂自己。推而广之,连和 贼 同音的 则 字也犯忌讳。朱元璋对 贼 字十分厌恶,但对做过贼的人十分同情。他曾不打自招地说:做贼是被迫无奈,有吃、有穿、有喝,谁还愿去做贼呢?就拿朕来说吧,当年如果是丰衣足食,也就不会参加红巾军造反了。由于朱元璋对做过贼的人有袒护心理,导致明朝海盗十分猖狂。 其实,这 贼 和 则 本属同音字,从字眼上分析也是音同义不同。像这一类常见的同音字,遇平常人最多是骂一场打一架。有苏劳音本能护短心理的朱元璋就与众不同了,一旦他人文章中带有 光 和 则 等字眼就是犯禁忌,就遭抄家、砍头、诛灭九族。 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为海门宦官写《谢增俸表》,因文中有 作则垂宪 一字被杀,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岑写《祝万寿表》,因文中有 垂子孙而作则 一字被杀;福州府学训导伯景为按察使撰写《贺冬至表》,因文中有 义则天下 一字被杀,桂林府学训导蒋质为按察使写《正旦贺表》,因文中有 建中作则 一字被杀,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作《贺表》,因文中有 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 一句话,朱元璋看后恼羞成怒说,这个徐府学十分可恶,他不但骂朕是和尚,还骂朕做过贼。杀他一人不行,应该满门抄斩!可怜这个徐学士在《贺表》中用了 光 和 则 两个字,被株连九族惨死50余人;澧州学士郑孟清为本府作《奉民师表》,因文中有 圣健作则 被杀,总之,朱元璋在读表文时因做贼心虚,把文中所有的 则 都念成 贼 ,他十分恼怒地说:则音近贼,有人胆敢骂我做过贼,用心何其险恶,理应一律处死杀无赦! 朱元璋不但死抠字眼,而且对文中的词、句也犯忌讳之心。怀州府学训导吕睿为本府作《谢赐马表》,因文中有 遥赡帝扉,一句遭来杀身祸。事后,朱元璋还强词夺理地说: 帝扉 就是 帝非 ,他乱言惑众诽谤朕,此人不杀留他何用!县学教谕贾翥为本县作《正元贺表》,其中有 取法家魏 一句,朱元璋读成 去发像鬼 。鬼就是秃发,说我是和尚,命锦衣卫立即推出处死。毫州训导林云为本州作《谢乐宫赐宴笺》,因文中有 式君父以班爵禄 一语被杀。朱元璋认为: 式君父 就是 死君父 的谐音,这是诅咒皇上。尉氏县教谕许元为本府作《万寿贺表》文中有 体干法坤,藻饰太平 两句赞美词。朱元璋片面理解为:法坤就是 发髡 , 藻饰太平 就是 早失太平 ,如此居心不良,定斩不饶! 朱元璋看奏章,常常是从鸡蛋里挑骨头。对自己不懂的词句也认为是他人别有用心,这种人必杀无疑。陈州州学训导周冕为本州作《贺万寿表》,其中有 寿城千秋 一句,朱元璋左看右看,总是读不出个花样来,主观认为此句恶毒,还是下令把写文章的人杀了才放心。朱元璋崇信佛教,对印度高僧释来复最为崇敬。一次,释来复与朱元璋讲经之后告辞回国。由于两人之间结下了深厚友情,临行前释来复写了一首《谢恩诗》,感谢大明王朝皇帝对自己的丰厚礼遇。诗中有 殊域及自惭,无德颂陶唐 两句心里话。其中 殊域 二字的意思是说:诗人生在异国没生在中国,自己感到很惭愧,没资格歌颂大明皇帝。朱元璋看了这两句诗断章取义说:诗中的 殊 字是歹、朱二字组合而成。我本姓朱,这分明是骂我无德无能。就这样,释来复由座上宾变为阶下囚,被朱元璋斩首于市。后来听说朱元璋无理错杀印度高憎,曾一度引起中、印两国外交关系的紧张。佥事陈守写诗: 墟南有安妇,夜夜哭征夫。 朱元璋看后恼羞成怒说:这小子骂我征兵打仗,守寡的女人每天夜晚都在哭盼自己的丈夫,应该投水淹死他,可叹陈守因写诗沉潭丧命。 做文章用错字和词,触犯忌讳被杀;写诗被皇上曲解被杀,甚至乱用文字招牌也要被杀头。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殿的遗址上修建知府衙门犯了忌讳,锦衣卫把此事报告皇宫,朱元璋得知亲自到苏州查看,果然看见知府衙门正堂书有 龙蟠虎踞 四个金光闪烁大字。朱元璋看后勃然大怒:什么 龙蟠虎踞 ,这小子居心不良,分明想效仿张士诚谋反!于是下令捉拿魏观斩首于市。卢熊任兖州知府尽职尽责,发现州府大印 兖 宇错刻成 衮 字,于是奏本请求更正。朱元璋看过奏本十分不高兴地说:这些穷秀才懂个屁,原本就是 兖州 ,偏要说成 衮州 ,实在是可恶至极。朱元璋认为: 兖 就是滚蛋的用意,一个小小的知府敢骂皇帝滚蛋那还了得,于是下令将卢熊斩首示众! 总而言之,在朱元璋的眼里,文人最可怕,杀人不见血,他要用自己的一套粗野办法来制服文人。可他越是粗野横蛮,许多文人越是对这个和尚出身、靠造反起家的乞丐皇帝瞧不起,拒绝与大字不识几个的 草包皇帝 合作。朱元璋对不愿与自己合作的人绝不放过,还特别制定了一条法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灭其家,不为之过,贵溪文人夏伯启叔侄,砍断手指发誓不做明朝的官。朱元璋大怒,派人把叔侄二人押解京城,并当众宣布:宜枭令籍没其家,以绝狂夫愚妇仿效之风。遂将夏伯启叔侄和全家满门抄斩。苏州人姚润、王漠被抽调进京纂写《明通志》,两人原本就窝着一肚子气。像朱元璋这种 草包皇帝 ,就算把文章写成一朵花,在他眼中也是一堆 臭狗屎 ,与其进京送死,不如在家等死,两人就是抗旨不愿进京。朱元璋一怒之下,将二人处死,砍杀全家诛灭九族。 明代首屈一指的诗人高启,善写豪宕凌厉、奔放驰骋的歌行诗体,与杨基、张羽、徐贲号称 吴中四杰 ,为世人所崇敬。朱元璋编纂《元史》委任他为编修,授户部右侍郎高位召他进京做官,被他婉言谢绝。朱元璋认为这是抗旨藐视皇上,寻找各种借口将他腰斩于南京市曹,罹难时年仅39岁。明朝新修建太学落成,朱元璋前往视察,但见太学集贤门匾额 门 字右边少一钩,朱元璋硬说这字像一口 棺材 ,命武士将题字人詹希原活活吊死,由于朱元璋本能护短心理和处事粗野,凡是做官的文人随时随地都会招来杀身之祸,人人都在提心吊胆,这日子过得太紧张太可怕了。有的人实在受不了,只好找借口辞官还乡,回家当普通百姓过几天安稳日子,不料又犯了皇帝的忌讳,说是弃官还乡要谋反,这些想躲避的官员躲不开、逃不脱,眼睁睁看着被朱元璋杀了。据有关资料记载:明初死于朱元璋刀下的文人多达数万之众,开创了自秦始皇以来历代皇帝 文字狱 杀人之最。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