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郑成功不配成为民族英雄

    郑成功不配成为民族英雄

    中国历史承认郑成功成为民族英雄的事迹与理由:

    "公元1662年2月1日,被围困了8个月的台湾城,荷兰政府派驻台湾的总督揆一终于派出使者,正式向一位中国将军投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38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而收得台湾的这位将军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推荐理由: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为中华民族立下不朽的功勋。"

    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了台湾事实上是回到他自已的怀抱,并非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收复台湾之前,明朝实际上就已经被清朝所取代,而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他雄心勃勃的反清复明的 北伐 战役失败之后,为了能找个退路才收复了台湾。然而收复了台湾却又拒绝和大陆统一,要搞自已的独立政权。郑成功并非不想与清朝讲和,早在1654年收复台湾之前,他就已经向清朝提出了四项议和条件,其中的 不剃发、不奉调、不受部抚节制 等等,清朝当然不会接受这样的其实就是分裂的议和。这能叫 回到祖国的怀抱 吗?如果是这样,那么现在的陈水扁统治的台湾岂不就不存在什么 祖国统一 和 民族分裂 之说了。事实上真正把台湾纳入 祖国怀抱 的是郑成功之后的康熙大帝,即便郑成功不收复台湾,在康熙手里照样要从荷兰人手中统一过来的,而郑成功搞的是分裂,康熙却是统一,为什么康熙成不了民族英雄,却让郑成功成了英雄呢?很简单,康熙是满清人,不是汉人,康熙没资格。那么蒋介石、李登辉、陈水扁是汉人吗?如果是,那么现在的台湾是不是也算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呢?我们承认郑成功收复台湾是 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却不承认现在的台湾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处处宣扬要进行 祖国统一 的战争,这好像是自已打自已的耳光。除非我们不承认郑成功是民起跳漫画jumpmh族英雄!

    事实上郑成功的确也根本不算是民族英雄。

    首先,他根本就不算是个正统的中国人,他有一半的血液是流着日本人的血。他父亲郑芝龙年轻时在日本经商结识了日本大户田川家的女儿,1624年郑成功出生在日本长崎平户千里滨的田川家。七岁的时候才被父亲接回中国福建。他最早所教育的文化是日本文化,他经常到日本花房家去读书习剑,最早接触的语言是日语,童年的美好回忆全是日本的所见所闻。所以他至始至终骨子里就浸淫着亲日的思想。在当时,其实日本倭寇屡屡骚扰我国沿海,虽然规模不大,算不上什么侵略,在几十年之前福建就出了一个抗倭的大英雄 俞大猷。但几十年后对驻守在福建、掌握着福建军权且是福建最显赫的一股势力的郑氏集团,我查遍历史却找不出一件能证明郑氏父子抗倭的事迹出来。这其中有原因,郑芝龙其实就是一个海盗出身,在日本搞政变不成,就溜到海上搞贸易,独霸福建沿海一带的海上贸易权。郑氏的发家史及军费来源靠的就是海上贸易的半抢半要,垄断了对日本的海上贸易,打的也是日本的旗号,郑氏父子能对日本倭冠下手么?就连当时统治台湾的荷兰政府的海上贸易船只,都要打着日本旗号向郑氏父子的船队购买海上通行证。郑成功北伐抗清时,就曾经经常利用日本田川家外甥的身份与日本通好,从中获取巨额利润以开支北伐的战争消耗。所以日本也把郑成功当作是 民族英雄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还在台湾建立 开山神社 以供奉郑成功,目的就是要当时的中国人学习郑成功,积极的加入他们的所谓的 大东亚共荣圈 里来。现在日本平户最著名的胜景就是跟郑成功出生有关的 儿诞石 和一棵当年郑成功幼时栽的大树。一个与日本有着如此渊源的且又被日本称之为民族英雄的郑成功,却能在与日本有着深仇大恨的中国称为 民族英雄 ,实在是有点滑稽。

    其次,郑成功并非我们所想像的是一个 亡明忠臣 。其父郑芝龙本身就不是一个什么好鸟,爱权 年轻时跑到日本妄图窜谋同伙去推翻幕府政权,结果不成,就当了海大王;贪财 联手郑成功打造了一个东亚海域的霸主地位;贪生怕死 投清弃明,成为出卖老祖宗的叛徒。有其父,其子郑成功也好不到那里去。爱权 郑成功曾经率领的北伐军兵强马壮、粮草充足,17万的军队、2000余艘军船曾浩浩荡荡的兵临南京城下,却被节节胜利与即将到手的至高无上的权利所陶醉,弃部下和参谋的建议不顾,一意孤行,且严令: 擅自进兵者,罪之 ,结果给清军赢来喘息的机会,自然兵败如山倒。眼看到手的权力就这样付之流水,郑成功岂能心甘,但又能奈何强大的清兵之?皇帝当不成,当个土霸王也不错,且能休生养息,日后才图大事,于是收复台湾便成了他最好的打算,当时为荷兰人当翻译的何廷斌进献的一句话,最能体现郑成功的爱权之心,何廷斌献计说: 夺得台湾,攻则进退则据,十年生聚,十年教养,大业何愁不成! ,也正是这句话才坚定了郑成功的收台湾之心决心,要不郑成功那有如此的伟大去当个 民族英雄 。贪财 这个就更不用说了,郑成功联手其父创下的海上霸主地位,足能说明问题。贪心怕死 虽然郑成功没有投清弃明,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就是一个忠臣,1646年当清兵进逼福建北大门仙霞关,其父郑芝龙投降了,躲在福建的明朝皇帝隆武帝曾劝郑成功陪驾去江西避难,而身为 国姓爷 的郑成功,却不顾隆武帝的安全,让隆武帝只身去江西,结果很自然隆武帝被清兵俘虏,隆武帝还是很有骨气,绝食而死。试想,如果郑成功真的是一个忠臣,即便他不去江西,但他完全可以劝说隆武帝跟随着自已,重新召集军队来抗清,即便失败也可去收复台湾以保全隆武帝的性命。然而郑成功没有这样做,但在想什么?想的无非就是,隆武帝太扎眼,带着他在身边就是一个定时炸弹,是郑成功将来独揽大权的累赘。如此可以看出,郑成功只不过是一个打着 反清复明 的旗子,暗地里做着自已美梦的奸臣而已。

    郑成功与其父郑芝龙的决裂,表面上看是一个是反清,一个是投清,从而决裂。其实质上呢,郑成功除了某些本质秉承了其父的特质之外,郑成功所接受的文化熏陶也直接影响了他与父的思想分岐,首先从小所接受的日本式的教育这是郑芝龙所不及的,其次郑成功回到福建之后并没有接受郑芝龙给他安排的教育方式,而是直接拜了当时的名士钱谦益为师,这个钱钱谦益何许人也?钱谦益是明朝东林党的一分子,明朝的东林党是做什么的?说白了就是一群年看不惯政府的自命清高的读书人所组成的政治集团,而钱谦益的人品呢?曾经与温休仁争权被革职,后来又谄事马士英,当了礼部尚书,整一个玩弄权谋的奸诈小人,以此人为师,自然使郑成功获益非浅。日本武士式的文化熏陶,加之中国权谋式的教育,郑成功的眼光自然比郑芝龙要远的多且也精明的多。只不过算来算去,不到四十岁就一命呜呼,不过还是博得了一个 民族英雄 的称谓,也实在不简单。

    史书上记载郑成功的死是因为其父一家十四余口被清人所杀,且加上明朝最后一个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杀掉,抗清反明的大业成了一句空谈,结果郑成功在台湾经不起家国的两重残酷打击,满腔悲愤,于1662年抱病而亡。正统的史书是写给傻瓜看的,郑成功的死本身就是一个迷,其实无外乎两种可能,一种是谋权而内叛,一种是清朝派刺客。试想,三十多岁正值壮年,这么容易就抱病而亡,说不通呀。两重打击,更是不符,为了夺取军权,郑成功连亲叔叔郑联、郑彩都敢下手,会对其父郑芝龙一家之惨死而悲痛欲绝?悲痛或有,欲绝可免啦;能忍心抛弃明隆武帝却对明永历帝而悲痛欲绝,鬼才相信。反清复明的大业成了一句空谈,这本来对郑成功来说就是一句空谈,如果他真有心反清复明,为何临死前把台湾的大权交给不争气的儿子郑经呢,为何不把大权交给忠心耿耿的施琅呢?历史有时候误导人呀。

    不过,话要说回来,毕竟郑成功把被荷兰人奴役了38年之久的台湾给夺了回来,功劳还是有的,只不过出发点与目的却与 民族英雄 这个定义大相径庭,郑成功不配当民族英雄,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小有功劳的历史人物而已,实在犯不着让后人如此的顶礼膜拜。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