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朱元璋如何反腐败:让犯罪官员戴镣铐继续留任

    朱元璋如何反腐败:让犯罪官员戴镣铐继续留任

    明王朝是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由草根皇帝建立起来的王朝,所以有着区别于其他王朝的很多特点,在性情上的表现尤为鲜明,也让这段历史变得更加起伏跌宕。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各方面都值得人们深深回味,本书作者站在人性角度,截取历史长河片段,描摹朝代风貌,激起明史烟尘,描绘出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

    整顿文风

    刑部主事茹太素有一次上奏稿,写得很长,洋洋洒洒有一万多字。朱元璋让内侍一连念了三遍,最后发现其中有用的不过五百来字,其他全是一些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的废话。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说: 朕之所以要广开言路,是想得到那些切中要害、有益于国家的话。这些虚浮华丽的语句,只会扰乱视听罢了。 于是让中官挑选那些文字简练、且能一针见血的疏稿出来,归纳出一种固定的建言格式,然后颁示中外,要求以后凡有建言,都要按照这种格式书写,只需把中肯的意见列出来就行了,不许没话找话地无病呻吟。

    表彰农民

    明初,朱元璋制定了严禁官吏下乡扰民的政策,并允许乡民捉拿扰民的官吏。在这方面,常熟县农民陈寿六,因为实绩特别突出,受到了朱元璋的大力表彰,还被写在了《大诰续编》里。陈寿六与自己的弟弟和外甥三人,捆绑了民怨极大的县吏顾英,然后押送首都告御状。朱元璋表彰陈寿六能干,赏赐了他20锭银子,免除他三年的杂役,其余二人各赏两件衣服。为了防止有人打击报复,朱元璋专门谕令地方: 若有敢于无事生非扰害陈寿六的,或敢于捏造罪名诬陷陈寿六的,一律杀无赦。 简直给了陈寿六一道免死金牌。

    建设新农村

    朱元璋称帝后,开始在全国进行改革。他要求每一个乡村,都要建立 旌善亭 和 申明亭 。旌善亭是用来表彰良民,以及那些值得称道的善行义举,届时,这些人的名字和事迹会被记刻在亭中,以此激励人心之善;申明亭是处理村中纠纷的场所,凡是涉及婚姻、财产、争占、失火、盗窃、骂人、斗殴、钱债、赌博,以及擅摘田园瓜果、六畜践踏禾稼、亵渎神明等与民相关的事宜,都要在这里予以仲裁,由村里推举的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在申明亭审理、仲裁的过程中,长者可酌情使用竹批荆条等器具抽打案犯,但不许私设牢狱监禁。审问时间也只能在白天,晚上必须放回,第二天可接着再审。那些行为不检点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做的坏事,也将被记刻在亭中,以示警戒。

    移民

    朱元璋消灭张士诚后,曾将一大批苏州富民迁徙到他的老家凤阳。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在凤阳兴建中都皇城后,又于洪武七年(1374年)再次下令,将14万江南富户迁到凤阳,以填实帝国的中都。这些富户被强制迁徙时,要求只能带走金银细软,其原有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则被收归官有。还规定,这些富户迁徙后,不准随便离开凤阳。从此,这些人为了回江南探亲扫墓,只好化装成乞丐,以逃荒要饭的名义,偷偷溜回江南各地,从而形成一支奇特的乞丐大军。朱元璋还数次下旨,迁移全国各地的富户填充帝国的首都南京。朱元璋的强制移民政策,一直持续到永乐年间,累计涉及人口一百万。

    戴着镣铐办公

    朱元璋非常痛恨贪官,他亲自制定并颁布了《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和《大诰武臣》等法律条文,共计236条,其中有关惩治贪官污吏的条款,就有150条之多。而且这些条款规定极其严厉,全是诸如凌迟、剥皮、枭首、夷族等重刑。由于刑罚过于严酷,官员们不是被罢黜就是被杀头,很少有人能做到自然退休,以至于有些地方的衙门竟无人办公。鉴于此,朱元璋突发奇想,让那些犯了罪的官员,戴着镣铐继续留任。洪武年间,在各级府衙中,这种戴罪办事的人,一度达到328人之多。于是,在大明帝国的官场上,便出现了这样一道罕见的风景:坐在公堂之上的御易商返佣网 esfyw史,问案时铁面无情,而他脚上却戴着镣铐,因为他本人早已被判了死刑,只是还没到处决的时间。

    管干部

    朱元璋深知官僚队伍的管理之难,为了彻底扭转元朝末年以来官场混乱的不良风气,朱元璋称帝之初,便开始着手建立对官吏的监察、考核制度。他不断派大臣到各地方考察吏治,还亲自宴请那些到京朝觐述职的官员,并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以褒奖或劝惩。经过一番调查研究,朱元璋亲手编订了《诸司职掌》、《责任条例》、《到任须知》等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级官员的职责、责任和禁令。他还下旨将《责任条例》刻版印刷,在全国广泛张贴宣传,要求官员吏员们严格遵守。通过不懈的努力,到洪武末年,明朝逐渐制定出了一整套的官吏考核制度。

    发学习材料

    为了改变元朝以来宽纵和混乱的社会秩序,朱元璋把官府处理违法乱纪事情的案例,汇编成了一部《大诰》,其后又汇编了《大诰续编》和《大诰三编》、《大诰武臣》等几本书。朱元璋降旨,要求这些书必须发送到全国各地,保证每家每户都有一本,同时,要求学校要拿这些书来考学生,乡里要安排教师在学塾中进行讲授。朱元璋还规定,官府对违反法纪的人进行处罚的时候,凡是家里藏有《大诰》的,就可以罪减一等,没有《大诰》的,则要罪加一等。于是,学习《大诰》蔚然成风,出现了十九万师生争先恐后到京师讲读《大诰》的热闹场面。

    土地改革

    明朝初年,江浙一带的富户为了逃避徭役,往往将自己的大量田产分割,假托在亲邻佃仆的名下,称作 铁脚诡寄 。时间长了, 铁脚诡寄 蔚然成风,于是乡里欺瞒州县,州县欺瞒省府,奸弊百出,被称为 通天诡寄 。朱元璋知道这种情况后,便派遣国子生到全国各地,召集各村有威望的长者,亲自下到田间测量土地,然后绘制成图。图中标注着田亩所属户主的姓名、田亩位置、土质优劣、税则高低,以及田亩的四至范围。这些图最后类编为册,作为赋税徭役的派征依据,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所绘田图状若鱼鳞,故名为 鱼鳞图册 。

    不信官员信百姓

    朱元璋不相信官员的汇报而更相信老百姓的话,所以朱元璋特别下旨规定,凡是老百姓来京反映问题的,即使没有文引(通行证),各地关津、隘口的把守者也要立即放行,不许阻挡,违者严惩不贷。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一向极有口碑的四川定远知县高斗南等人,因事被法司关入大牢,当地百姓认为不公平,于是结队到京城反映情况。他们向朱元璋列举了高斗南等人一系列的善政举措,要求撤销对高斗南等人的处罚。朱元璋认真听取了县民们的报告,最后不仅撤销了对高斗南等人的处罚,而且还对这几个官员进行了嘉奖,赐给他们袭衣、宝钞等钱物,然后仍派他们回原地任职。

    知而不言为罔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晓谕群臣说: 每个人的才能见识都不一样,在这方面突出的,在那方面就会短缺,所以今后你们如果发现朕有什么过错,尽管直言上奏,朕不会责怪你们的。如果朕有过错而你们不说,那就如同欺君罔上,朕一定会严肃处理你们。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武则天的性生活04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罗刹海市15《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6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7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