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朱元璋反腐:对富人绝不手软

      早年的底层生活导致了朱元璋后来嫉富如仇,因而一当上皇帝就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政令。明史记载洪武帝多“惩元末豪强侮贫弱,立法多佑贫抑富”。“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豪民巨族,铲削殆尽。”洪武三年,朱元璋把一批鱼肉乡里的富豪叫来南京训斥一番,要他们做到“四毋一周”,也就是毋凌弱,毋吞贫,毋虐小,毋欺老。第二年又下谕中书省严厉处罚那些兼并贫民土地的富豪。洪武五年特制铁榜申诫公侯们不得欺压平民。甚至在大明律中都明确规定司科在征收税粮时不得放富差贫。当时商品经济最发达,富民也最多的太湖流域,经朱元璋“籍诸豪族及富民田以为官田”之后,竟弄到几乎清一色“土地国有化”的地步:“(苏州)一府之地土,无虑皆官田,而民田不过十五分之一。”凡事种种,与其说朱元璋是在体贴劳苦大众,还不如说是宣泄那口憋在心中已有多年的恶气。
      
      朱元璋从元人手里夺下这花花江山后,看中了南京这块“虎踞龙盘,有帝王气”的宝地,便力排众议,定都南京。但南京作为都城的基础并不好,城墙单薄,不足以抵御外来的入侵,重修城墙就成了燃眉之急。当时明朝刚刚开国不久,百废待兴,朝廷的财政极为拮据。可以说根本拿不出钱来兴建如此开支浩大的工程。有大臣就想到了从民间筹募资金这一着妙棋。议来议去,富可敌国的财神沈万山自然成了屈指可数的肥羊,于是便下旨招沈万山去南京议事。
      
      沈万山面色不定地来到了南京,吞吞吐吐地表示可以出资建造三分之一的城墙(从洪武门到水西门)。朱元璋一听差点没背过气去,朝野一片哗然。一人能担当如此大的一笔巨款还是闻所未闻。一时之间,吴兴沈万山成了街谈巷议的中心。风头自然出尽,霉运却也接踵而来。满脸风光的沈万山虽然在钱财上精明过人,但此时却丝毫也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机,他大概是在太多的美誉之下有点飘飘然了,竟在如期修毕城墙后,见城中明军衣衫破旧单薄,又提出要出巨资犒赏军队。沈万山的动机不外乎是想趁热打铁,栽棵大“璋”树好乘凉。想法确实不错,也是典型的市侩做法。但沈万山万万没有料到,他这么一来,非但肉包子打狗不说,还搭上小命一条。因为朱元璋在闻讯后暴怒道:“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一个,宜诛。”还多亏了贤惠的马皇后心地慈悲,哄朱元璋道:“法是诛不法之人,不诛不祥之人。这个草民富可敌国,自是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你又何必越俎代庖呢?”朱元璋听后觉得有理,稍稍消了点气。沈万山因而得以免死,改为流放云南,后来客死他乡。一代理财大师,虽然为人谨慎小心,最终竟落了个家破人亡。他恐怕至死都没弄明白怎么朱元璋就会生那么大气。
      
      大富豪俞通海追随朱元璋立下了赫赫战功。俞通海向来小心谨慎,可朱元璋称帝后也没有放过他。俞通海在秦淮河边盖了一座家宅,锦衣卫便诬陷俞通海有谋反之意,说什么巷子通过秦淮河入海成龙,夺取大明天下。朱元璋虽然有谋害俞通海之意,但觉得光凭这一条尚不能公开地处死他。于是想出了在俞通海家门口立一座刻有一百个猫头的牌坊,以“猫”要吃“鱼”来暗示要杀俞,逼俞通海体面地自尽。俞通海是个聪明人,一看就知道皇上的真正用意。他觉得自己救过皇上老儿的命,为创建大明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如今狡兔尽,走狗烹,皇帝的手段恶邻靠边闪太残酷,太绝情了。他一气之下就病倒在床,不几天就一命呜呼,死时才38岁。明太祖为了隐瞒逼死俞通海的真相,曾亲自到俞府假哭了几声,还追封俞为孙国公,洪武三年又改封为虢国公。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他的惨败其实和朱元璋从小的贫穷经历有极深关联。历史上,象朱元璋那样货真价实的赤贫农民后来当开国之君的还真不多见。尽管人们常把他和汉高祖相比,但高祖做过亭长的小官,又有萧何等人的接济,好歹也是个中农的成份。可朱元璋小时候却是真正地穷得叮当响,家无隔夜粮,不得不背井离乡。有一年灾后疾疫横行,父亲、长兄和母亲相继在一个月内染疾而亡。那年朱元璋才十七岁,和仲兄两人面对着亲人的尸体又悲又愁。朱家一无所有,亲人死无葬身之地。而乡里的有钱地主竟无动于衷。后来还是本村的一个稍富裕的地主刘继祖发了善心,拿出一块地皮供朱家作了墓地。刘也为此后福无穷,被朱元璋追赐为义惠侯。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