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明朝清官陈寿:死后家属竟然无余钱为他安葬

    明朝清官陈寿:死后家属竟然无余钱为他安葬  

    去过辽宁兴城古城的人,或许对那里的“祖氏石坊”都不陌生。其实,早在祖氏石坊兴建的一百多年前,古城里曾经有三座牌坊。值得一提的是,那三座牌坊是为同一位官员所建。是谁有如此的功勋和声望,令当时的宁远城百姓如此尊敬和推崇呢?

    据史料记载,那位刚直不阿、爱民如子的清官就是明朝中叶官至刑部尚书的陈寿。

    陈寿,字本仁,原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历任户科给事中、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陕西巡抚、南京刑部尚书等职。他一生为官四十年,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尤其是他终生遵循为官“不喜随意弹劾官吏,不喜为子弟亲友争功或谋取好处,不喜金钱财物”的“三不喜”信条,更为人们所敬佩。

    从小就讲礼义信用

    说起陈寿,今人最先想到的无疑是写《三国志》的那位。而明朝的这位陈寿,虽没有一支生花妙笔,但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美名。

    陈寿出生在一个军事世家。当然,不是高级军官家庭。陈寿的祖父陈志弘于明洪武年间代替兄长到辽东服兵役驻守宁远卫(今辽宁兴成),当时为解决兵源不足的难题,朝廷规定关外卫所的官兵多以世袭为主。因此,陈寿的父亲成人后也披甲入伍,定居宁远。

    1440年(明正统五年),陈寿出生时,家中已经十分贫困,仅靠其父微薄的薪饷维持全家的生计。即便这样,父母仍节衣缩食供他入私塾读书,后又把他送到宁远卫儒生贺钦的门下继续学业。贫苦的生活加上良好的教养,使陈寿从小就颇讲礼义信用。据《宁远州志》记载,一次,小陈寿在路边捡到别人遗失的钱财,他坐在原地等到天黑,终于盼到了失主并原物返还。这次拾金不昧的善举一时在小城里传为佳话,大家都夸奖陈寿从小懂事,长大后必成大器。

    经过刻苦攻读,陈寿在1465年(明成化元年)的乡试中考中了举人。虽然功名并不算高,但在以驻防军士及其家属为主要构成的宁远城居民中,这已经是考学上的一大突破了。宁远卫的乡亲们在为陈寿庆贺之余,特意在城中的大街上为他修建了举人坊。

    乡亲们的勉励和厚望,激励着陈寿更加发奋读书,终于在七年后的殿试中脱颖而出,考中进士。陈寿考中进士的消息在宁远城中再次引起轰动。因为自1428年建城以来,四十多年间宁远城不但没出过进士,连有幸参加殿试见到皇帝的学子也没有过,陈寿一路过关斩将,为宁远百姓争了气。为嘉勉陈寿,乡亲们又在城中为陈寿修建了进士坊,以纪念宁远卫出了首位进士。

    刚直不阿惹恼权贵

    1472年,考中进士的陈寿,被授官户科给事中。从此,他带着一辈子不贪做清官的信念登上了官路。户科给事中虽然是一个七品小官,但权力可以说并不小。给事中是言官,主要工作就是监督户部的工作情况,并弹劾不法官员。这正是陈寿一直想做的。

    陈寿在户部给事中任上,恪尽职守,明察秋毫,并注意分别是非真伪。一次,他去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大同(今山西大同)巡边视察,发现军营中的一些军官不仅横征暴敛,而且作风很不检点。回京后,陈寿立即上书弹劾,最终这些军官都被免职了。他曾阐述心迹说:“我的父亲告诫我不要担任主管刑罚的官吏,说那样容易冤枉好人。其实靠言语进谏的官员更能冤枉人,因此我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冤枉好人。”

    然而,由于陈寿的刚直不阿,也得罪了朝廷里的一些权势人物。陈寿曾经弹劾万贵妃的兄弟及皇帝宠臣梁芳、僧继晓等人,因此惹恼成化皇帝,一度将其下狱。后来经一些正直大臣求情,陈寿获释并回户部担任都给事中,但在明宪宗在位期间,陈寿始终得不到重用和提拔,在户科给事中的位置上一熬就是20多年。

    1488年(弘治元年),成化皇帝病逝,他的独子朱佑樘即位,是为弘治皇帝。弘治帝是明朝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刚主政的几年里政治比较清明。这时,一位叫王恕的官员出任吏部尚书,他唯才是举,看中了陈寿的才干和能力,向皇帝保举提升陈寿为大理丞。

    大理丞是主管重大案件审核的官员,虽然只是五品官,但在朝廷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尽管王恕做了几番努力,但无奈这位新任的吏部尚书在朝廷中反对派甚多,他们借口已经不惑之年的陈寿阅历浅、对刑律外行,鼓动皇帝下旨调陈寿到南京任光禄少卿,后又改任主管祭祀的鸿胪寺卿一职,晋阶为正四品,将陈寿明升暗降削去实权,并使他远离北京中央政权。

    延绥边塞建战功

    南京的鸿胪寺卿是个闲职。明朝官场上,南京基本属于养老的地方。48岁的陈寿,政治生命似乎到头了。 但是,陈寿却毫不在乎,接到命令后立刻卷包袱上路了。到了南京之后,不但每天坚持读书,还经常给中央写奏章,献计献策。他坚信,国家总会有用到他的那一天。1500年(弘治十三年),60岁的陈寿终于等来了中央的召唤――升任右佥都御史兼延绥巡抚。

    延绥是陕北的两座重镇,即今天的延安和绥德,在当时却处在临近蒙古部落的边境,比较荒凉。蒙古满都鲁部落可汗脱罗干的儿子火筛经常率部骚扰明朝边境,陈寿之前的几任巡抚官员都因为防御不力而被朝廷撤职或问罪。陈寿到任后,马上着手整顿军旅,他将军队分为十道,分别驻守在各个战略要地,彼此互相应援,从此军势大振。

    第二年,蒙古满都鲁等部落相约联合进犯明朝边境,试图得到更多的财物,他们先是以百余骑兵引诱明军深入,陈寿麾下的诸位将领见状请求出战。而陈寿却稳坐军中,他分析了对手的兵力,判断这是敌人的诱兵之计,于是他将计就计,沉着地指挥所部应战。陈寿不顾花甲之躯,亲自披挂上阵率领数十名骑兵到对方阵前,然后又带领兵士们下马席地就餐。蒙古军队不知这是何种战法,为谨慎起见,慌忙退走。陈寿趁着对方的疑惑后退之机,命令部下吹响号角,顿时明军各道兵马乘势追击,驱散了进犯的蒙古军队。

    明军凯旋后,论战功当给陈寿加一级俸禄,部下有人劝他将儿子和亲属的名字一同上报朝廷受赏,但却遭到了陈寿的坚决反对。平素陈寿对亲属、随从要求十分严格,亲属从没有人利用陈寿的权势作威作福,陈寿还要求几个儿子靠本事成就一番事业,不能依靠父亲的权力谋取私利。

    陈寿担任右佥都御史兼延绥巡抚期间,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护,也受到了皇帝的嘉赏。任职两年多以后,1503年(弘治十六年),陈寿结束了短暂的戎马生涯,回到南京任右副都御史。

    亲友资助归葬江西

    1506年,明武宗即位后,大太监刘瑾依仗皇帝的宠幸,任意妄为,专横跋扈。给事中戴铣、御史薄彦征因为弹劾刘瑾遭到牢狱之灾。素来清正廉洁的陈寿得知消息后,冒死上书皇帝愿以身相保。刘瑾得知后大怒,下令免除陈寿的二品官职,革除俸禄,并罚米2300石、布1500匹。

    陈寿平时清廉不取,除去俸禄外,一无所有,被命罚米布,贫苦不能偿,只好上书自诉,刘瑾也知道他的清贫,只好免除对他的物质惩罚。1514年正月,陕西地方主官廖堂因贪暴无度激起民愤,吏部尚书杨一清认为陈寿刚直果敢、政声极佳,又有过在陕北任职的经验,熟悉陕西一带的地理和人文,遂推举他任陕西巡抚。陈寿到任后,首先惩治了廖堂的势力,官吏的风气得到好转。然而,陈寿的这次任职时间很短,仅半年后朝廷就调任陈寿为兵部右侍郎。

    陕西军民士商得知陈寿调离的消息后,倾城相送,把陈寿所坐之轿围了个水泄不通,百姓们号哭挽留,难舍难分,陈寿深深为之感动,不得不因此推迟了一天行期。据史料记载:“军民数千人,拥集抚台,泣留公(指陈寿)。公曰:君命也。出城之日,号呼之声震地。”

    离开陕西的第二年,陈寿以年老为由请求辞官休养,但没有获得朝廷的批准。相反,为表示对陈寿多年清廉为官的肯定,朝廷还任命他为南京刑部尚书。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83岁的陈寿死于任上。嘉靖皇帝悲痛万分,追赠其为太子太师,正一品官阶。

    陈寿高龄去世后,由于生前没有积蓄,家属竟无钱为之安葬。南京的兵部尚书李充嗣、应天府尹寇天叙等人,仰慕陈寿的品行和人格,出钱为他殡殓。数年后,由祖籍的亲友资助,将陈寿归葬祖居地江西新干,墓地至今尚存,后人还保留有记载陈寿名字和事迹的族谱,并把他奉为家族的楷模,世代祭祀不断。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