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揭秘外籍太监朴不花竟发挥着一个特殊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不过,这些深居宫廷的太监却并非都是中国人。

    深宫之内,外籍太监究竟从何而来?他们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其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赵兴元向记者讲述了这些外籍太监的特殊身份以及隐藏在他们身后的历史。


    外籍太监多出于政治需要,在本国阉割后,被送到中国

    文章讲述的外籍太监名叫朴不花,高丽人。据《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全记录》一书中记载,朴不花在7岁时被净身送进了元朝的皇城内,从事皇宫内的杂务工作。在朝中的几十年时间,他从一个普通小太监步步攀升,最终权倾朝野,参与国政。

    朴不花,高丽人,又名王不花。是元顺帝最为宠幸的一名太监。朴不花生于元文宗时代,7岁时被送到元朝的宫廷内成为一名小太监。“不花”(Buqa)为其入宫后所赐的蒙古语名字,意为牛。

    在历史上,中国的皇宫内出现外籍太监并不奇怪。曾经撰写过《历代太监出身考略》、《太监评价浅议》等论文的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赵兴元告诉记者,中国古代和朝鲜的来往一直非常密切。从东晋开始,朝鲜就是中国的藩属国,朝鲜国王都要受中国的册封;根据当时的形势,中国处于政治需要会向番邦提出一些要求,其中也包括索要阉人。

    因此,像朴不花这样的人,在本国接受阉割以后,被送到了中国。

    古希腊等国也曾有过阉人;但中国历史上没有蓝眼睛、高鼻子的太监

    赵兴元介绍说,这些进入中国皇宫的外籍太监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入宫了。因此,他们无论从语言还是生活习惯上都能很快地融入到中国人中,以至于一些历史书籍在记录他们的时候,甚至忽视了他们的外籍身份。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外籍太监中,始终没有一位是蓝眼睛、高鼻子。其实,太监并非只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赵兴元说,根据史料记载,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等国家也都曾出现过阉人;一些受中国影响的亚洲国家,比如朝鲜、印度,也都有太监出现过。

    “但是,由于中国从明末开始才和欧洲有接触,因此没有出现过蓝眼睛高鼻子的太监。”

    外籍太监与其他太监地位相同;在当时的对外交流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赵兴元透露说,外籍太监在中国的地位和其他普通太监一样;他们处于社会的最下层,是皇家的私人奴仆,常被人们称为“灾星”、“祸水”。能够爬上高位、辅佐皇帝的太监,实在是极少数。

    其实,外籍太监还发挥着一个特殊的作用。

    朝鲜籍太监海寿是明洪武年间李朝太祖李成桂遣送入明廷服务的一员阉人。在知名历史学者陈学霖所写的《海寿———永乐朝一位朝鲜籍太监》中提到,海寿曾七次被遣回本国为使者,为成祖向朝鲜国王索取各种物资。而其影响尤为深远的,是替中国的皇帝向朝鲜索要朝鲜处女,并在其中为成祖选择妃子。


    《明代安南籍太监史事考述———金英、兴安》一文中,陈教授也提到,“北京城内之重要古刹寺院,虽系奉敕修建,实际上董其役者主要是太监”。可见,外籍太监在当时中国与番邦的交流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对此,赵兴元认为,即使是出于政治的考虑,像朴不花等这样外籍太监在中国历史上仍旧是极少出现。

    明清时期,来中国的朝鲜使节非常之多;清朝时候,每年平均有3个朝鲜使团来中国朝贡,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这些使节由朝鲜的大臣组成。因此,如果当时中国皇帝向朝鲜提出什么要求,也不需要朝鲜太监做过多的工作。而且根据当时规定,作为太监不能出宫,也不应该参与和政治相关的事情。”

    历史评价

    李国凤:“不花骄恣无上,招权纳赂,奔竞之徒,皆出其门,骎骎有赵高、张让、田令孜之风,渐不可长,众人所共知之,独主上与殿下未之知耳。”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