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元代亦集乃路赋税考——黑水城出土税票考释

    元代赋税制度,仅在《元史》、《元典章》、《通制条格》等典籍中有所记载,内容都很简短,且多为国家政令,各地的具体实施情况少有涉及,不够 全面,很难反映出赋税制度的复杂性,尤其是地区差异性。亦集乃路属甘肃行省,下路,关于它的记载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由于史料的缺乏,对于亦集乃路赋税制度 的研究尚未进行。上世纪黑水城出土的俄藏、英藏、内蒙古藏文书中有一些涉及税粮的重要内容,虽多为残件,却保存了亦集乃路税粮征收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这 一地区的赋税和农业具有极高价值。但是,由于俄藏、英藏文献中涉及到赋税的文书数量太少仅有几件,很难深入,内蒙古藏的文献虽然以汉文社会文书为主,却至 今没有公布原件,而是李逸友先生的录文,在准确度上很难保证,基于以上原因对这些文献的研究也未开展。
    西夏学研究中心和内蒙古文物考 古所等单位合作整理《中国藏黑水城文献》,笔者有幸参与,见到了现存于内蒙古的这批珍贵文献的原件和数码照片,税票的特殊形式和所隐含的丰富内容引起了笔 者的极大兴趣,本文将黑城文献与史籍记载相结合,主要对黑水城出土八件税票①进行两个层次的分析。首先是税票的形式,包括版本、格式,得出了刻本税票占主 流,黑水城出土税票代表元代末期税票格式的结论,其次是税票内容,分析了亦集乃路赋税征收的诸多方面,提供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文中还将黑水城元代和西 夏这两个时期的收税情况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二者的异同之处。
    一
    黑水城出土的八件税票按版本可分为刻本和写本两种:
    一是刻本,有F146:W9,F97:W3,F105:W5,F270:W6,F193:W13五件文书,均为竹纸,木板刻印,F105:W5为花栏, 从保存情况来看,除F270:W6完好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缺。刻本税票上的基本内容,尤其是年款,为刻印的,纳税者的居住地、姓名,所交粮食的数 量,末尾交纳的月、日等具体信息为空白,以备交粮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说明。每版税票的使用期限当为一年,第二年再重新刻印。作为政府发放给纳税者的凭 证,刻本税票更加规范,在数量上当占主流。
    二是写本,有F135:W71,F135:W72,F166:W9三件文书,均保存完整, 为竹纸,行书。前两件文书上写有 白帖 二字,相当于元代的 白条 ,但这个白条政府是承认的,F111:W72中提到 收四十两白帖 [1]作为向政府 交纳的羊税,这两件写本书写工整,模仿刻本税票的格式,当为刻本税票的替代品。F166:W9没有日期,并且与其它税票的格式、内容略有不同。所以,写本 当出现在特殊情况之下,为刻本的辅助。
    为了便于了解税票的基本格式,分别选择一件具有代表性刻本和写本录文如下:
    F105:W5②
    广积仓今收到额(迷渠一户 )③
    至正十年税粮地柒(亩壹分壹厘捌毛粮弍拾)壹升叁合
    伍勺肆抄除免外实(收)壹(拾肆)升玖合肆勺柒抄捌作
    小麦玖升九合陆勺伍抄弍作
    大麦肆升玖合捌勺弍抄陆作
    右给付本人准此
    至正十年十二月廿一(日)积典陈(墨色押印)
    包抄广积仓付使 孟(墨色押印)
    广积仓大使 ④
    广积仓监支纳
    F135:W72
    广积仓
    今收到大不花下徐大纳
    小麦壹石肆斗大麦柒斗
    元统三年十月卅日给
    付使杨猪儿(墨色押印)
    白帖大使
    监支纳八察(墨色押印)
    元代亦集乃路税票的基本格式,开头为 广积仓今收到 ,正文是纳税者的姓名,税粮的数量,以及交纳的具体日期等详细信息,落款为官员的姓名、押印。当 然,不同的税票还会有些细微的差别,如F166:W9注明纳税人的住址在本渠和户计为马军,而F270:W6、F193:W13分别只有其中的一 项,F270:W6、F193:W13记录了所纳税粮的总数、大麦数、小麦数,F135:W71和F135:W72只有大、小麦数,F193:W13和 F105:W5记录了土地亩数,其余六件均无记载。
    税票中保留年款的有五件:F105:W5至正十年(1350年),F270:W6 至正十一年(1351年),F193:W13至正十三年(1353年),F135:W71和F135:W72元统三年(1333年),其格式基本一致,可 见,税票的格式从元统三年(1335年)到至正十三(1353年)年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动,这一时段属于元顺帝在位时间(1333年~1368),推而广 之,元朝末期的税票格式当是如此,黑水城税票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税票格式。
    二
    税票的内容反映了元代亦集乃路税粮征收的基本制度,包括税粮种类、税额、交税时间、收粮及发放税票的机构、纳税者户计和民族情况等。
    税粮种类。除一件残损严重仅存落款,其余税票上的税粮均为大、小麦。不仅税票,黑水城出土的其它赋税文书也是如此。这也说明大、小麦为当地的主要农作 物。这种传统可以追溯到西夏时期。史金波先生根据俄藏黑水城西夏文农业租税文书分析得出,黑水城地区交纳的土地税为大麦和小麦。[2]
    出现这种情况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元史》中记, 亦集乃路,下。在甘州北一千五百里,城东北有大泽,西北俱接沙碛,乃汉之西海郡居延故城, 夏国尝立威福军。 [3]这里的大泽指的就是黑水(今额济纳河),亦集乃路是位于下游的绿洲地带,农业主要依赖灌溉,所以亦集乃总管忽都鲁于总管府建立之 初就请求开凿渠道,言: 所部有田可以耕作,乞以新军二百人凿合即渠于亦集乃地,并以傍近民西僧余户助其力。 [4]黑水城文书F116:W528中也有 教民粪种负水浇稼 [5]的说法。由于水资源的缺乏,要求亦集乃路的农作物生长力必须很顽强,具有耐旱的特点。小麦是北方旱地作物中食性最好的一种,可 长期存活并具有吸收功能,较耐旱,由于播种季节与生长周期不同,可分为冬春两种,大致一年一熟地区,春分为种,处暑后收,为春麦;两年三熟地区,白露前 种,芒种后收,为冬麦。从黑水城文书交纳税粮的时间上来看,亦集乃路种植的小麦应属一年一熟型。大麦性耐干寒,要求土壤耕层深厚,尤为适宜排水良好的砂质 壤土,忌潮湿与高温。大、小麦的习性决定了它在亦集乃路农业种植和赋税征收中的特殊地位。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