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宋朝有哪些藏书家?宋朝藏书为什么十分丰富?

    典籍收藏的丰盛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时代文化的盛衰,藏书状况是一面镜子,反映着这个时代的文化水准和社会风尚。
    文化的宋朝是一个注重藏书的时代,且不说朝廷和官府的藏书,最能反映出宋代人文化态度的是私家藏书的兴盛。当然这也得益于印刷术的改进和普及,所有的藏书家都应该感谢毕昇,感谢那些辛勤印刷的书籍工人。
    在宋一代藏书家甚多,据统计两宋藏书家有700多人,而私家藏书超过20000卷以上的就有200多人。南宋的叶梦得和魏了翁是藏书最多的人,有100000卷之多,比当时国家图书馆的书还要多。藏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有品位的文化人以藏书多为荣。当然这其中也不乏附庸风雅之辈,像被称为奸贼遭人痛骂的南宋权相贾似道也是一个藏书家。
    宋代有很多藏书世家,比如山东的晁氏家族。晁家世代藏书,到北宋末年已经是数一数二的藏书大家了。而且丰富的图书孕育出一代代晁家才子,使得晁氏家族成为宋代著名的文化世家之一,有 生聚百年推甲族 之说。
    只可惜,靖康之变的战火使得藏书全部散失,兵戈之后尺素不存!
    然而上苍似乎特别偏爱这个有文化的家族,南渡之后这个家族中又出了一位大藏书家 晁公武。
    晁公武不光是大藏书家,还是大学问家。他写出了中国第1部私家藏书目录,也是中国目录学上的经典之作 《郡斋读书志》,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晁公武生于1105年,靖康之变后迁到了四川。他天资聪颖,酷爱图书。绍兴2年(1132年)中了进士,当了四川转运使井度的属官,跟井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这个井度就是位大藏书家,等到井度年老的时候,他给晁公武写了一封信说:
    某老且死,有平生所藏书,甚秘惜之。顾子孙稚弱,不自树立。若其心爱名,则为贵者所夺;若其心好利,则为富者所售,恐不能保也。今举以付子,他日,其间有好学者,归焉。不然,则子自取之。
    原来老藏书家对自己的藏书十分的珍惜,而子孙又太小。怕他们贪名好利,将书卖给了富贵人家,所以思来想去将书交给晁公武保管。如果子孙成器,热爱学习,那就将书返还;不然就自己留着。这段话,简直就像刘备托孤一样,可见他对藏书的珍视!
    晁公武欣然从命,井度的书一共有50箧,再加之他自己家的旧藏,除去重复的,一共有24500卷之多。于是他根据这些书,为每一部书写了提要。最后会聚成了《郡斋读书志》,被后人誉为 宋以来著录家之首 。
    南宋对书表现得最为痴迷的是尤袤,他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藏书之富且嗜书之笃在当时有口皆碑,受人称颂。他仕宦显达,官至礼部尚书。在家乡无锡见了藏书楼,取名 遂初堂 。宋光宗还亲自题写了匾额赐给他,楼中藏书有30000多卷。
    他的好朋友大诗人陆游在诗中赞叹他家藏书之多:
    遂初筑堂今几时,年年说归今将归。
    异书名刻堆满屋,欠身欲起遭书围。
    而另一位大诗人杨万里把《西归集》和《朝天集》赠送给他,他非常高兴,写诗答谢:
    西归累岁却朝天,添得囊中六百篇,
    垂棘连城三倍价,夜光明月十分圆。
    尤袤尤其喜好抄书,据杨万里说他是 于书靡不现,观书靡不记。每公退则闭户谢客,日记手钞若干古书。其子弟及诸女亦钞书。 就是说他无书不看,看了就抄。下班之后就闭门谢客,不坐茶馆,不打麻将,而是抄上几本古书。而且不光他自己抄,他的儿子女儿也抄,可以称得上是 抄书家族 了。
    他的爱书宣言是: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衣,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然而很不幸,尤袤一家耗尽心力辛苦收集的数万藏书,仅仅在他逝世30余年之后,就在一次意外失火中和藏书楼一块儿化为了灰烬!
    晚清学者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中感叹道:
    饥当肉兮寒当裘,足消孤寂遣幽忧。
    此尤无恙公书烬,万柳溪边怅旧游。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是,尤袤根据他的藏书编写了《遂初堂书目》,为后世留下了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这部书的特色在于他将著录的书的版本详细记录,我们从中可以获取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朱墨两色本可以看出当时发达的印刷技术,高丽本可以看出宋朝与高丽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南宋还有一位很值得一提的藏书家陈振孙,他生活的时代较晚。生于1183年,卒于1162年,浙江湖州人。他是一个极为勤奋的藏书家,他当过江西、福建和浙江等地的地方官。每到一地,都不遗余力地访书、买书和抄书。就连那些触犯时忌不能公开出版的书,他也尽量搜求私刻本。他还当过国子监司业,利用职务之便得以阅读很多官府秘藏,并开始了《直斋书目解题》的编写工作。
    《直斋书目解题》是仿照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编写的,但是有很多创造,在著录的书籍数量上就有很大的突破。《直斋书录解题》共著录图书3096种,51180卷,超过了当时南宋政府的藏书目录。当时的国家图书馆数目,即《中兴馆阁书目》共著录图书44486卷,加上《续书目》14943卷,才仅比《直斋书录解题》多出8000多卷。可见,陈振孙藏书从数量上讲差不多抵上政府藏书了。从质量上讲,陈氏藏书也超过了官方藏书,《直斋书录解题》中著录的许多珍本和善本书是国家书目中所没有的。
    陈振孙把 解题 运用到书目中,形成了解题目录一大流派。尽管解题目录的编写方法并非陈振孙所创,但正式运用 解题 作为目录名称,以至后人称此类目录为 解题目录 ,则起自陈振孙。可以说《直斋书录解题》成了后来解题目录的典型。
    陈振孙对其藏书非常熟悉,那些书的内容特征,以及作者情况,还有版本等都用很简练的文字说得清清楚楚。对书的评价也很有水准,几乎每一篇都可以看成是精彩的书评,因此学术价值很高。 考镜源流,辨章学术 是目录学的最高追求,陈振孙其庶几乎!
    《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和《直斋书目解题》这3部书也被称为南宋三大目录学著作。南宋诸家目录都涉及版本,但比较而言,各有特点。若言著录版本之始,可推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若论开版本目录学之先河,则为尤袤之《遂初堂书目》;若论把目录学和版本学结合起来,则是陈氏《直斋书目解题》之功。
    南宋的那些藏书楼早已消逝在历史之中,那些宋版书现在也是屈指可数。但是透过这3部目录学的伟大著述,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文化发达的程度,看到了一个文明的宋朝。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武则天的性生活04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1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2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罗刹海市15《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6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7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8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19“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