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朝每代都或多或少有过文字狱,而清朝掀起的文字狱,令无数文人士大夫成为这场统治者掀起风暴中的陪葬。但是,宋朝却不杀文人士大夫和言事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叶梦得的《避暑录话》中记载,赵匡胤在立国之初,“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来室,谓之誓碑”。每当新皇继位,便须“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
这个碑誓内容,除了赵宋的列位皇帝得知外,没有任何人可以看到。一直到靖康之变时,金兵攻占开封,碑誓内容才泄露出来:“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不得不说,能以碑刻这种不可磨灭的方式,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作出不得杀前朝皇室后裔以及士大夫和言事者的誓言承诺,千百年来,也唯有宋太祖这一位皇帝了。这位器识宏远的帝王不但有大魄力、大胸怀和大手段,而且开明、仁慈、包容。
事实上,两宋历史上,诸位皇帝算是比较听话的,这块誓碑所起到的约束作用确是不可估量。在宋朝皇帝以极大的胸襟包容和支持下,许多不管在为官还是为文都有着杰出成就的著名人物,才得以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出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
我们经常戏称山西人为老西儿,究其渊源,却是出自于对寇准的爱戴和怀念。就是这个寇老西儿,胆子可谓极大。
《宋史·列传》里记载:“(寇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好了,直言上谏不算,皇帝生气了,还敢拉住衣角不让走。也算是他运气好,太宗皇帝事后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拿他与魏征并论。但对他甘冒天子之怒,也要“挽衣留谏”的行为,要换成一个脾气不好的皇帝,估计早就毫不留情了。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被谥号为“仁”的皇帝,就是北宋的赵祯。他在位整整四十二年,他的知人善任、善于纳谏,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历史上公正廉明、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就是出于仁宗一朝。包拯这个人,要是接受时下所谓的情商测试,估计能及格就不错了。
据相关记载,这位包大人在人情世故方 面很是欠缺,在当时也没什么朋友,跟皇帝讲话也是一点情面也不讲。他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屡屡犯颜直谏。有一次,深受仁宗宠爱的张贵妃,想为其伯父 张尧佐谋一要职。皇帝刚下诏令,包拯就开始不依不饶地上谏,皇帝不愿意听,他“傻”劲儿一上来,言辞激烈之下,居然将唾沫星子都喷到仁宗的脸上。
如果不是宋仁宗的“宽容”,估计包拯早就成了刀下亡魂。而仁宗的宽容,探究起源,大抵是出于遵守宋朝不杀文人士大夫和言事者的国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