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从古至今都一样!解谜宋代官员不愿退休真相

    现代社会,只要身在高位一天,就多一天权益,所以谁都不想早早的退休。其实这种情况在宋代也是一样,下面就为大家揭秘宋代官员不愿退休真相,一起来看看吧!

    【致仕介绍】

    致仕”就是还禄位于君,退休养老的意思。”将“致仕”解释为把官职、禄位交还给国君,反映了西周时期国君家天下思想的影响之深远。整个国家都是君主的,所有的官职、禄位都是君主赐予的。既然如此,大臣年老了,不能做事了,就要把官职交给君主。

    春秋战国,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封建领主所有制开始瓦解。至秦朝,终于建立以皇帝为中心的集权政治制度,旧的世卿世禄制废除了,开始实施新的官僚制度。作为官员退休的“致仕”,尽管仍带有古老的“还禄位于君”的意味,却得以保留下来。

    【退休条件】

    致仕的年龄,历朝不一,即使一朝之内似乎也没作统一的规定。历朝致仕年龄并没有很刻板的规定,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视具体情况而定。但《礼记》讲的“大夫七十而致仕”,70岁确实是以后历朝制定致仕年龄的重要参考,也成为官员请求致仕的当然理由。官员致仕,都要上疏,请求皇帝批准,这与儒家主张的“恭让”观念有关。

    【退休待遇】

    两汉:官员致仕后,朝廷只给其原官职俸禄的1/3,而且只有二千石以上品级的官员才能得到;品级低的官员退休后一般没有俸禄。

    魏晋:官吏退休多不赐予财物,往往授以掌议论之“大夫”的闲职,终老其身。

    唐初:国力强盛,官员退休后待遇比较好。五品以上官员可得半禄,有功之臣,蒙皇帝恩典,也可得到全禄。京官六品以下,外官五品以下告老退休的,各有数量不等的永业田以养老,而且永业田是可以传给子孙的。

    中唐:以后,经过安史之乱,国力衰退,社会矛盾尖锐,朝廷内部宦官专权,朋党斗争严重,政治日渐腐败,官吏们开始贪恋官位,退休制度遭到破坏,造成政府官吏老化,暮气渐重。直到唐末,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

    宋代:对退休官员的待遇比唐以前诸朝都要优厚,主要表现为:一是按原任官职退休;二是不论文武朝官或后宫内职,凡按制退休者,多增秩,或加恩子孙。宋真宗咸平以后,文武官员告老后,甚至还都升一级,授朝官,给半俸,几成定制。

    【不愿退休原因】

    尽管退休后的待遇如此优厚,但官员们还是很少有主动退休的,因为官员在任时所能得到的好处是退休后无法比拟的。

    宋代:一直有冗官的问题,为了鼓励官员退休,朝廷有时也采取致仕赐全俸的措施,然而收效不大。行政支出每年居高不下,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元朝:致仕官员一般是月给半俸以养老,只有少数达官显贵和功臣、近臣退休后才能有幸得到全俸。

    明朝:致仕官员待遇较低。明初,官员致仕若得不到特赐,就没有任何俸禄,即使得到特赐,也往往是半禄,得到全禄的很少。直到明宪宗成化十五年(1479),官员致仕才可以得到“月廪”和“岁夫”,就是每月可以从有关部门领取口粮,每年国家派一些仆隶到他们家做事。以后又免除致仕官员的“杂泛差徭”。

    清朝:致仕官员的待遇一般来说比明朝好得多,休致后官员基本能得到半俸。有功之臣也可得全俸。清朝特别优待武官,高级武官往往能得到全俸,其他武官根据功绩也能得到不错的待遇。

    古代官员致仕获得批准后,朝廷大都给予其一定的赏赐。他们在任时,往往因职官品级不同而拥有数量不等的土地,属于地主阶层。因此,致仕后他们大都不会因俸禄减少或没有俸禄而失去生活保障。对确实家贫的致仕官员,政府支给一定数量的岁米,“养其终身”。这种情况在明朝是存在的。

    【总结】

    官员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退休,这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但古代官员把退休称作“致仕”,这多少折射了中国古代政体的独有特点,即高度专制的皇权是建立在家天下的基础上的。

    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就是说,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

    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代耕而赋之禄,故班爵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是故知天子一位之义,则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禄以代耕之义,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这是说,君主与公、侯、伯、子、男,并不是天生的尊贵,他们是管理国家事务的,与老百姓一样,也是靠劳动吃饭,“禄”是他们为老百姓工作,取之于百姓的报酬。

    所以,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清朝末年,维新、革命志士大量刊印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就是藉此制造舆论,要求政治变革。此后,历史的发展没有沿着君主立宪的道路前行,而是走的民主共和之路,这固然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历史“合力”的结果,但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遗产所包含的民主思想因素,则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因。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罗刹海市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5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6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7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