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诸葛亮的治国思想及其文化渊源
教化和抚的民族政策三国时期,蜀汉管辖的南中地区,是指今天贵州、云南、四川的南部一带。这里自古被称为“夷越之地”,住着众多少数民族。历代统治着历来把这些少数民族视为“化外之民”,采取残酷的高压统治,常常激起激烈的反抗。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贯彻其既定战略,采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刘备死后,西南各夷反叛。诸葛亮采取“抚而不讨”的策略。在不听规劝争取的情况下,诸葛亮把内政外交各方面安排妥当之后,于蜀汉建兴三年抓住有利时机发兵三路,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一举平定。无论是平叛中还是平叛后,诸葛亮都一直采用攻心为上的“和抚”政策,凡能争取的都是尽量争取。对南中地区如何治理一直是历代的一个难题。诸葛亮在总结了历代的经验教训以后,主要采取了这样几项方针:一是“即其渠帅而用之”,“不留兵,不运粮”(22)让各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即尽可能取用当地各方面有影响的上层人物,只要他们拥护蜀汉政权,就让担任南中各级政府的官吏,有的还选拨到中央任以要职。这样就在南中形成了“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局面。二是改划郡县,将原的四郡划分为七郡,加强了蜀汉政权的中央集权。三是削弱大姓、夷帅,收其俊杰。
一面打击豪强分裂势力,一面将拥护蜀汉政权而享有较高威望的大姓和夷帅吸收到蜀汉中央政府中来,被“七擒七纵”的孟获就曾担任御史中丞,“威慑百僚”,掌管监察大权。四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帮助发展农业生产。诸葛亮一方面对选任到南中的官吏精心挑选,一方面,帮助他们开发南中,发展农业、煮盐、采矿。六、“富国安家”的经济思想诸葛亮在治国当中吸收继承了汉初黄老“休养生息”的思想和先秦法家奖励耕战的经济思想,一直主张“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24)“务农殖谷,闭关息民。”(25)他派秦宓、孟光担任大农司,又加设“督农”官吏,还在都江堰设置堰官,派1200名“征丁”专门保护维修都江堰水利设施。通过一系列努力,蜀汉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给蜀地经济带来了繁荣的景象。在劝督农耕的同时,诸葛亮还非常重视发展手工业,增加官府和百姓的收入。丝织、煮盐、治铁,就是蜀汉最主要的三项工业,也是与东吴,曹魏进行贸易的主要物资。诸葛亮曾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还专设锦官负责组织管理丝织业的发展。他本人也“有桑八百株”,带头栽桑养蚕。东汉末年盐铁渐为富家豪门把持,诸葛亮立蜀不久,即恢复盐铁官卖,设置盐府校尉和司铁中郎将。通过一系列措施蜀汉的煮盐业和治铁铸造业日渐兴盛,诸葛亮的遗作里就留有《作斧教》、《作匕首教》、《作刚铠教》等有关制造兵器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