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颌名字怎么读?
张颌名字怎么读
张郃,很多人知道他的大名,但对于张郃怎么读并不太熟悉,郃之一字,可以同合,一般用于人名或者地名。张郃这个名字在当时的古代非常多见,他的名字远远比不上他的字寓意深刻。但就是这样的名字,在东汉末年这样战乱而精彩的时代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墨迹。
张郃,与他的名字相同,是一个出身十分平凡的人,但他又是个不甘平凡的人物,所以在那个危险的年代,他选择了参军已达到最快的从普通人的范畴脱颖而出的目的。但是他最先跟从的韩馥只是让他担任最低等的杂役兵种,对于张郃,绝对是屈才。随后张郃投奔袁绍,但依然没有收到袁绍的重视,即使张郃在对战公孙瓒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袁绍也只是将张郃提拔到一个不受重视,没有太多实权的将军位。
张郃的成功,是在投奔曹操后,也就是三国时期中后期,相当于厚积薄发。张郃在投降曹操后并没有马上收到重视,即使曹操赞叹张郃的到来对于他来说是韩信名将来投,但实际上张郃依然是从最不起眼的偏将军做起,直到张郃跟随夏侯渊战蜀军,张郃连收巴东巴西两郡,才真正进入曹操的视线,从此一路高升。而张郃没有辜负曹操的重视,力挫刘备军队,让诸葛亮等人忌惮不已。
但张郃最终并没有到达他本来可以攀爬到的高度便遗憾离世,张郃的死亡很大程度上是司马懿的错误命令导致的,倘若张郃能够担任军中主帅,又怎么会让这个一代名将如此憋屈的离世呢。熟读三国的人,一定对三国演义中的张郃大将印象深刻。这位智勇双全的战将,为一代枭雄曹操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后世赞颂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张郃,字儁乂,生于东汉年间,其人擅长谋略,对于战场中的动向以及变数了如指掌,并且能够根据地势选择最好的安营扎寨地域,作为一个战将来说,可谓智勇双全。
张郃的从军历程可谓跌宕起伏,早年间他经历了黄巾起义,跟随韩馥对起义进行镇压,随后又转投袁绍的战营,但期初担任的职位非常低并没有真正激发出张郃的实力。跟随袁绍期间,张郃的主要功绩是在攻打公孙瓒时立下了不小的功劳,遂被袁绍提拔为宁国中郎将。在曹操攻打袁绍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中,张郃转投曹操阵营。
对于张郃投降曹操的行为,世人褒贬不一。有两个主流说法,其一是张郃与郭图同时进谏袁绍,但袁绍选择了郭图的计谋,而兵败时郭图诬陷张郃,遂张郃投降曹操。但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张郃投降了曹操,袁绍才会兵败,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可信的证据。
细数张郃从军的数十年,三国演义中运用大量笔墨描写赞颂的战役中都有张郃的身影。正如曹操对张郃投诚的评价,将其比作韩信,张郃很少打过败仗,他的足智多谋即使是卧龙诸葛亮都要避其锋芒,感叹其智勇过人,最后多次用计才将张郃杀死。
新三国演义是以原著三国演义为基础的作品,对于剧情等有一定的改变,相当于原著三国演义的同人文。但是对于曹魏名将张郃来说,新三国在某种程度上对其进行了细化与深化。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新三国的官渡之战中,原著三国演义中的身在袁绍阵营的张郃出现在了曹操的身边,这也就表现出作者关于张郃投降时间这一争议问题上想要表达的态度。原著是张郃受小人陷害所以投曹,而在新三国中,则表明袁绍军队的兵败,张郃投降曹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另外,张郃的死亡从射中膝盖而死变成了乱箭射死,将张郃的死因变得更加合理化。
新三国在原著三国的波澜壮阔与悲怆的情节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更亮眼的要素,比如张郃的形象更加英武帅气,同时也被更多现代年轻人所喜爱。但无论文章如何被改编,张郃作为威名赫赫的“五子良将”之一,都不坠其英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