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举足轻重的名将《法正》字孝直
三国时,在刘蜀政权创建的过程中,闯进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当刘蜀政权兴旺发达时,他就离开了人世,"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他就是法正。史书对他有客观评价,后世对他多有微辞,刘备对他器重有嘉。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d人。建安初年,天下饥荒,与同郡人孟达等俱入蜀,"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可谓入仕了,应是衣食无忧了。在刘璋麾下坐了官,按说应上报主上恩,下抚黎民心,然其作为不但不被称颂,还落得"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名声不好。刘备入主益州,法正走红。陈寿评价说:"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并将其与庞统列入一传。
法正在刘璋政权时的处境不佳,才华不能显现,这与刘璋的黯弱是分不开的。刘璋的父亲刘焉,本在京城坐官,目睹了灵帝时的政治衰缺,预感天下将乱,曾建议朝廷应派清官接管地方,又觉得汉王朝已无药可救,欲求交n牧而避祸全身,后在董扶的建议下,适时入于益州,策略地控制住了益州的混乱局面,遂产生了私意,"抚纳离叛,务行宽惠,阴图异计。"又收编了一个异教组织"五斗米教",并派其教主张鲁、张修率教徒进击汉中,袭杀了汉中太守苏固等,夺得汉中地盘,张鲁遂"断绝谷阁,杀害汉使",刘焉上言朝廷:"米贼断道,不得复通。"这样,刘焉在益州搞了独立王国。至刘璋世,治理混乱,刘焉过去的故老旧臣与刘璋离心离德,各怀异己,张鲁也脱离了益州控制,独霸汉中,与刘璋互为仇敌。这就使得刘璋政权危机四伏。
208年,曹操大军南下荆州,刘璋感到情势不妙,连派三批使者交好曹操,益州别驾张松是第三批,被挡了回来。张松使命无果,于是建议引进刘备来征张鲁、抗曹操,实则别有用心。刘璋信松言而拒忠良黄权、王累等谏议。因张松与法正友善并知其能力,荐其为使者,往来于刘备与刘璋之间,其才能始得发挥。
刘备取蜀是诸葛亮"隆中对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诸葛亮认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法正在张松的举荐下,作为特使与刘备进行了沟通,以其智谋果勇与刘备肝胆相照。庞统在刘备取蜀时为军师,与张松、法正相呼应。在谋取益州的问题上,诸葛亮、庞统、张松、法正的看法是一致的。在具体操作时,庞统献的取益三策与法正献的取汉中策谋与三利,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为刘备称霸一方贡献卓著。
法正在刘璋政权时,一直处于被压抑之中,除人品被谤议外,也是低调处世。"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因为刘璋黯弱,治理混乱,"不足与有为",所以不能发现和使用人才。张松举荐法正为使者,"正辞让,不得已而往。"他是不愿为刘璋办事,碍于张松的面情和上峰的派遣,不得不应付之。当与刘备相见后,"正既还,为松称说先主有雄略,密谋协规,愿共戴奉"。至此,法正即将泯灭的意志被激活,这才有后来的里勾外联,颠覆刘璋政权的作为,也被一些观点认为德行不好。
法正效力于刘备后,忠勇谋策,挥发无余。这与刘备的明睿识人,励志进取的魅力是分不开的。法正效力于刘备,可以说是一种际遇,也是时势发展的一种巧合。因为受张松的举荐,因为受主人的派遣,不得不和刘备交往,而刘备与法正的见面,激活了法正的意志,法正的作为可以说对刘蜀政权的建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作为益州股肱的张松举荐法正于刘备,自己却为刘备的事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非常遗憾的。
在刘焉主政益州时,汉中已纳入控制范围,而在刘璋时,汉中则被张鲁分割了出去,并与之为敌,双方互不能克,这应当是刘璋暗弱的一个方面。刘璋听信张松言,派法正引进刘备替其攻打张鲁,这是刘璋暗弱的又一个方面。当益州归属刘备后,取汉中就会成为必然的军事行为。 但是,取汉中也应有一个准备过程与合适的时机。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对汉中虽只字未提,但却有四次示意:"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高祖刘邦是被项羽分封到汉中当王的,"王巴、蜀、汉中,都南郑(现汉中市区)",刘邦是从这里打出去建立大汉王朝的。"刘璋暗弱,张鲁在北"。张鲁因刘璋暗弱而能盘踞汉中。"若跨有荆、益"这是诸葛亮"隆中对策"中钳击曹魏设想的前题条件,这里所说的益州是包含汉中的。"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秦川不经汉中,又从哪里进军合适呢?因此,汉中是一个很敏感的地方,刘备在达不到地跨荆、益的情况下,想得到汉中,也只能是一种奢望。
214年,刘备取下益州,曹操赶走马超,张鲁政权的存活受到来自南北两个方面的威胁。此时东吴违盟弃好,偷袭了荆州三郡,刘备十分恼火,于是在215年率五万大军下公安,欲以武力回夺。当得知曹操征降了张鲁的迅息后,却与吴达成了一笔交易,划拔荆州三郡归吴而迅速回撤,以防备曹操对益州的侵害。曹操在降服张鲁后,没有采信刘晔、司马懿乘势攻蜀的建议,而是安顿好汉中的防务后,就撤退了,这也是双方的客观情势所决定的。
曹操及直属部队虽然撤离了汉中,但在汉中却留下了一个实力非常强大的军备集团,几乎把他的西北军主力全部留在了汉中,以夏侯渊为汉中守备军的主帅,辅之以张A、杜袭、徐晃、郭淮等知名将领,严密布防和守圉。这对刘备来讲,是极其不利的,要想拥有汉中,必须精心准备,知己知彼,捕捉机遇。217年,夏侯渊集团派张A侵袭巴西,"欲徒其民于汉中",被张飞迎头痛击,打了个落花流水,狼狈逃窜,差点殒命。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蜀中士气,取汉中舆论高涨,于是筹谋汉中的时机成熟了。
法正献策曰:"……今策渊、A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这个策谋是取汉中的一套完整计划,是极其远见卓识的。它首先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在对曹魏设在汉中的守备力量与自己的实力比较之后,得出了可行性判断与必胜的信念。那么,要想取胜,必须"举众往讨",这是十分正确的策论,在取汉中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其次,在取下汉中后有三利之论,其一是:"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其二是:"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其三是:"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后来,诸葛亮以汉中为基地的五伐中原,也没有脱离法正的三利之论。诸葛亮是以其上利为目标的,然在北伐过程中却因操作不当而失掉了中利,最终以下利而获益。
取汉中是蜀中君臣、谋士、将帅的共同心意,取汉中的部署也是缜密而紧罗密鼓的。以张飞、马超、吴兰、雷铜为侧翼,以刘备、黄忠、赵云、魏延为主力的正面强攻力量,以法正为主的行军参谋,以诸葛亮为中心的后勤保障体系等部署十分得当,虽然,吴兰、雷铜牺牲了,陈式控扼的马鸣阁道丧失了,但汉中拿下了,对于损失和胜利,大小是有别的。
刘备发动夺取汉中的战役,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刘蜀大军在阳平关一带(今陕西勉县老城以西),受到张A的强大阻击,刘备感到兵力不足,"急书发兵"诸葛亮征询杨洪,杨洪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由此可见,夏侯渊的汉中防线是何等的牢固,刘备攻取阳平关是何等的艰难,并且在此酣战连年而无大利。
219年正月,在一个风急月隐的夜晚,刘备发动了一场夜战,烧掉了张A守备的阳平关都围的鹿角,撕开了一个口子,与曹军展开了肉搏战,而张A亲兵卫队的战斗力很强,刘备不能取胜,便迅速撤离了战斗,却南渡沔水,直插夏侯渊老营定军山,这是夏侯渊始料不及的。当夏侯渊知张A防线出现了危机,则分半兵助A,然却削弱了自己的防御力量,没想到刘备撤出与张A激战后却直奔自己的老营而来,且又放了一把火,烧得夏侯渊乱了方寸,回军救火,被刘备打了一个伏击战,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
刘备阳平关没攻下来,却一举挺进关内腹地定军山,并且伏击了曹魏汉中主帅夏侯渊,这就打破了曹军拒敌于国门之外的防御体系。主帅殒没,曹军慌神。此时,汉中天险已不唯曹军所独有。疾病缠身的郭淮也强支病体,协助张A支撑残局,曹操知汉中危在旦夕,也从长安举众而来,219年3月,"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终因败局无法挽回而于219年5月撤离了汉中。当曹操得知这些"奇画算策"出自法正,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刘备与诸葛亮是鱼水情深,刘备与法正何尝不是这种关系呢?只是他们各人的司职不同,而其司职的配合能够使刘备的事业兴旺发达,这就是"以公义相取"的结果,是一种互补关系。裴松之说:"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这个场景是汉中战役的一次战斗中的情形,是法正谋勇果敢的生动写真,也是法正效忠于刘备的最好诠释,更是刘备与法正互敬互爱的具体表现。
在刘备时,"唯法正见谥"足以说明法正在刘蜀政权的地位,也足以证明刘备对法正的器重和追悼。诸葛亮在刘备夷陵覆军后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不但是诸葛亮发自肺腑的感叹,更是对刘蜀政权栋梁之臣的离去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的痛惜。刘备称帝时,"法孝直若在",或许蜀汉能够"倾覆寇敌,尊奖王室",或许蜀汉能够"蚕食雍、凉,广拓境土",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