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后主刘禅 正史中刘禅形象如何
刘禅,蜀汉的后主,字公嗣,小名叫阿斗,是刘备的儿子,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位皇帝。幼年的时候多次遭遇灾难,所幸有赵云大将军的保护才得以生存。刘备入蜀后自立为王,刘禅被立为太子。刘备死后继承皇位,在位时间为十二年,在位的后期因为宠信宦官,导致蜀汉走向衰亡。
刘禅画像
章武三年,刘备去世,刘禅继承了皇位,当时才十七岁。刘禅在位的初期,听从刘备的遗诏,让丞相诸葛亮来把持朝政。同一年,刘禅册封张飞的女儿为皇后。之后,蜀汉国内叛军作乱,先有太守朱褒反叛又有高定起兵造反,诸葛亮为了稳定国家形势,派邓芝出使到吴国,跟孙权交好。
建兴二年,刘禅致力于发展农业的生产,停止战争让百姓休养生息。过了一年,诸葛亮率兵征讨南方四郡,都被诸葛亮平定。之后的几年里,诸葛亮多次北伐,最终在渭滨病逝。延熙元年,刘禅立前皇后的妹妹为皇后,并大赦天下,改年号。延熙三年,夷人开始作乱,刘禅派张嶷前去平定,并且对越隽进行开发,越隽与成都终于可以互通。
在刘禅在位后期,镇军将军陈祗病故,宦官黄皓开始干预朝政。大将军姜维见黄皓如此无所顾忌地干预朝政,便启奏皇帝将他处死,但是刘禅不听劝,认为一个宦官不会有所作为,让姜维不必在意。但令刘禅不想到的是,就因为过度宠信黄皓导致了蜀汉王朝的快速灭亡。
刘禅,公元223年继承皇位,到公元263年下台,在位时期为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在那种多方势力割据、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在位时间这么久,没有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是不太行的。很多有很多人说都是因为诸葛亮的辅佐,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刘禅仍旧做了将近三十年的皇帝,也不能说完全是诸葛亮的功劳。
刘禅画像
《三国志》有记载刘备给刘禅写的遗诏,其中有一段话大致意思是:诸葛亮在射君面前对刘禅大加赞善,射君把他的赞词传达给了刘备,刘备听后非常高兴并予以勉励。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刘禅还是赞赏有加的,刘备也非常认同诸葛亮的看法,由此可见刘禅绝非是一个鲁钝的人。
为了能够让刘禅学多识广,掌握治国的本领,刘备就让他多看一些治国的书籍,比如《韩非子》、《管子》邓书,并且让诸葛亮亲手摘抄书本的内容让刘禅阅读;又让刘禅拜伊籍为老师,让他跟着学习《左转》。此外,还让刘禅学习武功。
不仅如此,在对于北伐的问题上,刘禅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之处。在诸葛亮急于北伐的时候,他对诸葛亮进行的劝说,认为诸葛亮刚回来,还没休息好又想要北征,十分的劳神。虽然诸葛亮不理会他的规劝,但是刘禅还是仍旧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的决定的。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就马上停止了劳民伤财的北伐战争。
刘禅,蜀汉后主,小名为阿斗,刘备的儿子。刘备在入蜀之后,立刘禅为太子,在公元233年继承了皇位,在位四十一年。后来投降曹魏,蜀汉灭亡。有很多认为刘禅是弱智,主要表现在亲信小人、不战而降和没心没肺,但是事实上刘禅并不傻,而是一位被历史扭曲的大气君主。
电视剧《三国》刘禅扮演者
刘备在临终前特意嘱咐刘禅要听从诸葛亮的意见,代诸葛亮像父亲一样。刘禅也做到了,虽然诸葛亮大权独揽,但是刘禅还是做到了谦让,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他。按照常规,诸葛亮应该把政权还给刘禅,但是他却没有那么做,他依旧把二十多岁的刘禅当作小孩,还要教刘禅像教小孩一样,告诫他要亲近贤臣,远离小人,成年的刘禅为了大局着想,于是委曲求全。
诸葛亮违背了刘备让起辅政的嘱托,进而选择了代政并且长期让自己的军队在外面,这是君臣的大忌。尽管刘禅跟诸葛亮存在着一下不和谐,但是刘禅为了大局着想还是尽量地克制自己。诸葛亮在错用人之后非常自责,刘禅便安慰他,诸葛亮选择自贬。为了不影响诸葛亮的权威,在他打了胜仗之后,就恢复了他原来的职务。
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刘禅竟然哭倒在了龙床上,等到灵柩运回来的时候,刘禅率领文武百官在城外二十里的地方进行迎接。刘禅的行事,既得到了民心,也顺从了民意,也使得蜀国的政权的稳定得到了保障。如此年轻的皇帝能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地体地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是自古以来都未曾有过的事情。
“乐不思蜀”主要是写关于蜀国后主刘禅的故事,在蜀国投降魏国之后,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故意当着刘禅的面安排了蜀国的节目,并且还故意问刘禅感受如何,刘禅回答说:“在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从此之后,人们便把乐而忘本的,没有对故国国土的思念的人称之为“乐不思蜀”。
电视剧《三国》刘禅扮演者
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和吴国三个国家各自占据一方土地,连年征战不停。其中,刘备割据的地方被称为是蜀国。刘备在张飞、关羽等人的帮助下打下了江山,自立为王,在他死后将皇位传给了刘禅。刘禅是一位昏庸无能的君主,整天无所事事,在诸葛亮死后,蜀国也逐渐衰落。
一次,魏国的军队攻打蜀国,蜀国抵挡不了魏国的军队,终于惨遭失败。刘禅在大臣的建议下,选择了投降,做了魏国的人质。投降之后,司马昭把刘禅安置在京都中,还封他为安乐公。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的昏庸,但是对他还是有些怀疑,怕他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于是想找机会试试他。
在一次宴会中,司马昭故意叫人在刘禅面前表演蜀国的节目,跟随刘禅的人各个看了非常难过,但是司马昭看见刘禅正长着嘴巴看得高兴,于是就故意问他:“你故乡吗?”刘禅却说:“我在这里很快乐,我不想念蜀国。”在散席后,刘禅的臣子跟他说:“下次他再问你,主公应该哭着说我非常想念蜀国,这样可能会感动他,会放我们回去。”果然,司马昭又问了刘禅这个问题,刘禅照着说了一遍,司马昭看他样子说:“这是别人教你的吧?”刘禅惊讶地说:“对啊,正是别人教我的,你怎么知道呢?”
景耀六年,魏军攻打蜀国,刘禅派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去抗敌,但是诸葛瞻却死在了沙场上。魏军更加逼近成都,刘禅慌了神,于是召集了大臣商议。在众多大臣的意见中,刘禅却选择了投降,那么,他为何要选择投降呢?
电视剧《三国》刘禅扮演者
在众多大臣中,有人提出让蜀国和吴国进行结盟,去投奔孙吴,也有人说西蜀的南面地势险峻,容易自守,可以逃到南方去,然而很多大臣已经没有了主见默不作声。这时候,谯周站了出来,建议刘禅选择投降,他还摆出了几点让人不能反驳的理由。
谯周先否定了投奔吴国的这个意见。首先,没有投奔到别的国家还能做皇帝的事情,今天投奔到吴国,就要臣服吴国。其次,势力大的国家能吞掉小国,但小国不能吞掉大国,就像曹魏能吞掉孙吴,但是孙吴并不能吞掉曹魏。这样的话,为何不臣服于大国曹魏呢?最后一点,臣服是一件很羞愧的事情,如果先臣服了东吴,之后还要臣服曹魏,哪能一辱再辱,何不干脆直接投降于曹魏。
之后,谯周又否定了南下南中的意见。第一,南方是一个偏僻荒蛮的地方,民众没有归顺的想法,诸葛亮在南征的时候要不是以兵锋相逼,南人哪有那么容易服从。第二,曹魏大兵这么来势汹汹,必定有自己的计划,假如我们逃到南方,他们也会对我们穷追不舍。第三,假如陛下要到南中,外要对抗外敌,内要提供衣食住宿,我们没有其他渠道获取费用,只能扩大征收,扩大征收会促使民众叛乱。
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让后主刘禅成为了一位名人,也让他成为了众人眼中软弱无能的昏君。但是有些人却不这么认为,刘禅不仅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同时也是在历代亡国之君中年龄最大的,下场也没有很悲惨。若是只凭他的昏庸无能,怎能执政这么久,存活那么久呢?所以,他并不像众人说的愚钝,相反他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
刘禅画像
刘禅从小吃紧苦头,不同于其他的皇室后代。在小沛大败后,刘备受曹操的进攻,丢下家人落荒而逃。那时的刘禅才没几岁,随别人到了汉中,被人所卖。后来关中大乱,刘括逃到了汉中,因为需要奴仆服侍,由他人介绍,刘禅被买去当了书童。后来,在一次他们的对话中,刘括认为刘禅的谈吐不凡,于是将他收为了义子。三年后,刘备夺回了益州,派部下去汉中寻找刘禅。刘禅在刘括那得知了消息之后,便一个人去见了简将军。二人在见面之后,刘禅一一回答了简将军的问题,最后,简将军认为这位侃侃而谈的少年正是当年赵云抱在怀里的阿斗。那时任汉中都督的张鲁,为了讨好刘备,亲自送刘禅回到益州,之后刘备便立刘禅为太子。
从这段少有人知道的史实中,我们可以看出年少时期的刘禅尝过各种辛酸。这段难忘的经历对他的性格特点有很大的影响。小时候经历过的各种遭遇,让他学会了万事要察言观色和学会忍让,对他之后在处理与诸葛亮的关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