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历史网》,为你讲述五千年华夏历史!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历史网

  • 首页

  • 书画资讯 墨客专稿 行业新闻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书法品鉴 当代书法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正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文史国学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朝代历史历史人物著名战役野史秘闻史料杂谈历史故事
  •  首页 > 朝代历史

    三国故事:顺应时局,以变应变

    三国故事:顺应时局,以变应变  

    >   顺应时局,善于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是成功者适应现实的一种方法。一个人能看清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现状,就能以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和认识世界,并且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人要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战百胜。> >   以不变应万变,固然高明,但真正的方法是以变应变,以社会的变化调整自身的变化。> >   早年的抱负是当一方郡守,可是他能根据时局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终成一代伟人。同样,几乎与他同时出道的,却因为气节的原因而宁愿就死,这并不是为气节而死有什么不好或者不值,但他们甘愿退出历史舞台。>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顺时而变,是决定胜利的一条重要规律。处处能做到,因而能做到顺时而动,也才能做到以变应变。“克日擒孟达”就是以变应变的最好例证。> >   司马懿驻守西凉等处,诸葛亮认为他是伐魏的最大障碍,于是用马谡的反间计,使魏主将司马懿削职回乡。> >   孟达起事> >   诸葛亮计得后大喜,即兴师北伐。蜀师旗开得胜,连取三城,魏国上下震悚,曹睿不得已仍起用司马懿。> >   这时,原来的蜀国大将,后来降魏的孟达镇守上庸,此时因为各种原因,正与诸葛亮暗通,准备谋取两京:孟达取洛阳,诸葛亮取长安。> >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复职大惊,急致书孟达说:“近闻曹睿复诏司马懿起宛、洛之兵,若闻公举事,必先至了,须万全提备,勿视为等闲。”> >    孟达览书,不以为然,却笑诸葛亮多心。回信说:“我以为司马懿的事,不用担心,宛城离洛阳约八百里,至新城一千二百里。若司马懿知道我举事,必须表奏魏 主,往复至少一月间事,到那个时候,我城池已固,诸将与三军都在深险之地。即使司马懿来,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丞相宽心,惟听捷报!”> >   诸葛亮看了来书,掷书于地,顿足说:“孟达必死于司马懿之手了!岂容他料在一月之期?曹睿既然委任司马懿,逢寇即除,何待奏闻?若知孟达反,不须十日,兵必到了。安能措手耶?”> >   诸葛亮即回书告诫孟达说:“若未举事,切莫教别人知道;否则必败。”> >   司马懿接复职诏后,忽得密报孟达谋反之事,司马懿说:“反贼必通诸葛亮,我先擒之,诸葛亮定然心寒,自退兵。”司马师说:“父亲可写表奏天子。”司马懿说:“要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到时恐怕一事无成了。”> >   即传令教人马起程,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又令参军梁畿下檄文,星夜去新城,教孟达等准备进征,稳住孟达,使其不怀疑。> >   梁畿到新城传达司马懿的将令说:“司马都督今奉天子诏,起诸路军以退蜀兵。太守可调集本部军马听候调遣。”孟达问道:“都督何时启程?”梁畿说:“此时大约离开宛城往长安去了。”达暗喜说:“我大事成了!”> >   对同一事件的看法,智者和愚者的判断其差别如此之大:孟达不懂得因人因事做具体分析,只是按照常规的看法,认为司马懿要起兵下新城,必须奏魏主许之而后行,因此得出“往复一月”的判断。而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看法和做法却恰恰与之相反。智愚可说是一目了然。> >   大凡采取突然袭击战术的,必须伪装得好,以麻痹敌人;攻其不备,即我要袭击你,而你完全没意料到我要袭击,袭击才能得逞。司马懿正是这样做,他声东击西,使孟达上当。> >    孟达听说司马懿已离宛城赴长安,以为司马懿不知其举事,因此认为“我大事成了”而沾沾自喜。怎料司马懿这时正向新城进军。司马懿在途中缴获诸葛亮给孟达 回书,看后大惊说:“世间能者所见略同,我机被诸葛亮识破了。”遂星夜催军急行。未及十日,即抵新城,孟达措手不及,终被擒杀。> >   司马懿擒杀孟达,诸葛亮谋取两京终成泡影,但从智力比赛来看,输家只是孟达,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赢家,两人的智力半斤八两:都料事如神。> >   诸葛亮认为司马懿听到孟达举事,必先起宛、洛之兵先至;司马懿料孟达叛变必与诸葛亮通谋。两人都不谋而合。诸葛亮说:“曹睿既委任司马懿,逢寇即除,何待奏闻?”司马懿说:“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事无及了。”> >    诸葛亮知司马懿复职“大惊”,告诫孟达不要轻举妄动;司马懿途中截获诸葛亮给孟达回书为之“大惊”,想不到“我机先被诸葛亮识破”。而孟达和司马懿、诸 葛亮相比,其愚智则有天壤之别:诸葛亮知司马懿复职告诫孟达“须万全提备”,孟达却笑“诸葛亮心多”,要他“惟听捷报”;司马懿派使要孟达听候调遣并伪说 已去长安,孟却暗喜说:“我大事成了!”> >   孟达临死的时候还在自己编织的理论之中沾沾自喜,他被司马懿斩杀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同样是聪明人,即使是深谙兵法,如果不能知己知彼,也不能做到以变应变。> >  可见,以变应变是要有前提的,那就是你首先必须知道什么东西变了,才能做出以变应变的相应的策略。

  • 热点推荐
    01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一共有几个子女?02武则天风流艳史03汉灵帝的淫乱宫廷生活:宫女半掩的衣裙迎风浩荡04武则天的性生活05武则天艳史06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07秦二世胡亥临终长叹想当个普通百姓而不可得08白崇禧子女: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子女都在干嘛09袁世凯儿子袁克定有几个妻子?袁克定子女后代简介10大将军魏延的儿子怎么死的11袁世凯怎么死的?袁世凯死因真相12东汉献帝刘协皇后曹节是怎么死的13宁晋县的十八铁罗汉有什么故事?燕王朱棣经过宁晋县为什么绕道?14罗刹海市15《封神榜》有哪些未解之谜?《封神榜》十大未解之谜简析!16历史上商鞅的妻子以及后人介绍17八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大白猪”是谁的坐骑?18“芈月传”中的“芈”怎么读19车迟国国王为什么要敬道灭僧?原因是什么20周朝是公元 多少年?周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19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