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的“禅”应该怎么念?与刘禅有关的成语是什么?
刘禅的禅在现代汉语中有两个读音chán和shàn。根据这两个读音的字义解释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推测出刘禅的禅应当念shàn。
禅shàn的本义是指古代帝王的祭地之礼,就是指封禅。刘备在没有孩子之前,曾经将罗罗寇氏的儿子寇封收做义子,后来寇封改姓为刘,名为刘封。刘封是刘禅的义兄,两者的名字结合起来,刚好为封禅。且古人一向有取表字的习惯,刘禅的表字是公嗣,如果禅念shàn,那么与嗣字就组成了相辅相承的关系。禅为让的意思,嗣为继的意思。shàn还有帝王让位给别人的意思,刘禅是刘备的长子,是蜀汉的储君,刘备自然是将君王之位传给刘禅。
当禅念做chán的时候,它表示与佛教相关联的事物。如禅门,禅房,禅师等等。虽然先秦时期就有关于chán的记载,但是当时并没有固定的称呼。而且在当时的三国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还不到百年,儒道两教才是中国的主流教派。且在那样战乱争伐不断的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研习佛教文化。更没有史料可以证明刘备当时痴迷佛教。
在那样的背景下,刘备在四十六岁的高龄才得到刘禅这一个儿子,对他自是珍重不已。蜀汉的后业,只要不出意外,必然是由他继承的。刘备对刘禅是有很深的期待,即使后来刘禅行事懦弱,但他还是坚持让刘禅继位,而不考虑他的另外两个儿子,并让诸葛亮在他床前立下誓言会好好辅佐刘禅的。所以综合上述情况,刘禅的禅字就当念shàn。
同刘禅有关的成语是乐不思蜀。意思是指在新的环境生活的很快乐,不想再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去了。原本的意思是指蜀汉后主甘心做魏国的俘虏,不再想着怎么去复国。
刘禅
这个成语源自于,有一次,司马昭特意设宴邀请刘禅参加,想观察刘禅的反应。于是在宴上司马昭吩咐乐师演奏蜀国的乐曲,还让舞姬以歌舞助兴,当时的蜀汉的旧臣子听了这音乐因为想起亡国的痛苦,无不伤心落泪,一个个掩面在哭泣。只有刘禅神情不便欢乐嬉笑,听得津津有味。
司马昭看到刘禅居然是这样的反应,就问刘禅;你不思念蜀国么?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想念蜀国。S正听到这个话后,在上厕所的时候指点刘禅说:陛下,等下如果司马昭再问你是不是思念蜀国的话,你先要注视着宫殿的上方,然后把眼睛闭上一会儿,最后再张开眼睛,缓缓的说:我父亲的坟墓远在蜀地,我是没有一天不想念蜀地啊。这样说的话,司马昭就能让陛下你回到蜀地了。刘禅听了牢牢记在心里。在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司马昭又问了他同样的问题,刘禅赶紧把S正教他的说了一遍,司马昭听了马上回答说:这话听了怎么像是S正说的?刘禅很惊讶的说道:你怎么知道的!司马昭听了哈哈大笑,他见刘禅这么老实就再也没有怀疑过他。